青衣運動場小食亭上月逾10間學校運動會 7間不准學生購買 負責人料不再投標

(獨媒報導)青衣運動場小食亭老闆,今年2月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在小學陸運會期間,有老師長駐其店外,禁止學生及家長光顧,更斥店主「抵你無生意」。事發至今近3個月,小食亭老闆之一Kenny表示,事發後康文署會通知他當月學校舉行運動會的學校,會否容許學生購買。今年4月,13個舉行運動會的日子,7間學校表示不容許或不鼓勵學生購買。根據合約,小食亭必須於學校運動會期間開放,Kenny料三年約滿後不會再投標,「因為都怕太多不可抗力因素,真係控制唔到運動場」。
青衣運動場小食亭老闆之一Kenny,今年2月23日社交媒體Threads發帖,不點名批評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小學舉行陸運會期間,派老師在店舖門外阻撓學生及家長購買食物,更有老師出言斥員工「抵你冇生意」。事件在網上引發批評後,校方發出公開聲明,稱會調查涉事老師行為。
青衣運動場小食亭老闆之一Kenny
事發至今近3個月,Kenny表示未獲學校聯繫,「件事就好似不了了之咁」。他指曾計劃去信教育局,但業務過於繁忙,未再跟進事件。
對於校方以學生健康及已訂午餐為由禁止光顧,Kenny認為「佢(校方)純粹係唔俾學生買,健康只係佢哋作出一個冠冕堂皇嘅理由」。他盼學校不應以負面態度看待,指小學生小食亭購買食物過程中,可讓他們學習如何在多人情況下守秩序及排隊,亦可學習適當運用金錢等。Kenny又提到,校方事前未主動告之可賣的食品,「一刀切」做法對小食亭實屬不公平。他表示過往曾協助特殊學校及不同小學預訂飯盒,如校方有特別要求都會盡量配合。
Kenny提到,曾遇過小學「教得好好」,學生即便在完全沒有風紀維持秩序的情況下,亦自動自覺排隊購買食物,當日生意額近7,000元。他自言未料事件引起大眾關注,僅盼未來不會再發生同類事件。
康文署事後每月通知學校是否容許使用小食亭
康文署在事件後稱會加強溝通,預先通知小食亭活動安排,包括是否准許學生在小食亭購買食物。Kenny表示,康文署會每月通知他租用團體是否允許學生或家長購買食物。不過他提到,即便學校不准學生光顧,其租金仍須繳足。Kenny指明白難以改變學校,但認為「算係比之前好咗㗎啦」。
以今年4月為例,青衣運動場共有13個日子舉行運動會,其中5個日子學校明確表示不容許學生使用;1個日子稱「不鼓勵」學生使用;1個日子不准學生使用,但家長可以使用;容許學生使用的則有3個日;另有3個日子的租用人未有回覆康文署。
青衣運動場的小食亭位於看台一樓,看台往來小食亭通道有閘門相隔。Kenny稱投標時,有康文署職員提醒學校有權「落閘」阻止學生離開看台,入場經營後亦曾發生,經運動場經理幫忙爭取下,現時學校才不可以私自「落閘」。不過他補充指「學校要唔俾啲學生買,除咗落閘之外,仲有有千千萬萬種方法去阻撓學生」,例如在看台拉封條、安排家長義工或老師巡查等。
老闆與拍檔經營10間小食亭
青衣運動場小食亭的小食業務許可證合約期,自2024年7月22日起至2027年7月21日,為期3年,租金合共275,544元,即每月7,654元。Kenny與合夥人連同青衣小食亭,一共經營10間小食亭,其中3間位於運動場內,包括香港仔、沙田及青衣運動場。
青衣是他們首次入場經營,問到會否感到「中伏」?Kenny指當初投標金額低「冇諗過中標」,「其實都伏伏地,本身嗰啲負責人佢哋都話加油話你哋,但so far嚟講中學(陸運會生意)都可以嘅。」他指青衣運動場生意高峰期是10至11月,每星期大概有2至3日舉辦陸運會,加上球賽大概每星期可營業3至4日,淡季則由5月開始至暑假。他表示生意額「喺個市嚟講算得係咁」、「打和當贏」。
Kenny工作年中無休,不時日做13小時。在運動場有學校運動會舉行的日子,Kenny會於早上9時到場營業,至運動會結束後便轉到太子花墟公園小食亭工作至球場晚上11時熄燈。Kenny嘆「好辛苦㗎」,最困難是生意受天氣限制,雨天的時候沒有人會去球場,陸運會亦會取消。
小食亭的經營限制亦多,例如不准明火煮食、售賣商品種類受限、營業時間有規定,以及合約期長達3年等。Kenny盼未來可彈性處理營業時間,「外間以為我哋係老細,其實我哋係小租戶,好多嘢都話唔到事,好多都要再申請。」
三年約滿後,會否續投標運動場?Kenny指料八至九成不會落標,「因為都怕太多不可抗力因素,真係控制唔到運動場。」不過他形容在運動場小食亭工作雖然辛苦,但指「都係一個唔錯嘅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