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過去四個星期的新冠嚴重個案有75宗,當中26宗屬死亡個案,數字較對上四個星期為高。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提到,近日污水檢測的新冠病毒含量較去年高峰高,但指嚴重個案已較去年同期為少,「對社會整體嗰個影響越嚟越輕」。他呼籲:「最脆弱人群不妨去打多針,無病無痛嗰啲照常生活,去拼經濟啦,唔好匿埋晒。」

衞生防護中心早前指出,新冠病毒在本港社區活躍程度上升,高風險人士應盡快接種新冠疫苗,並適時接種加強劑,減少重症及死亡風險。

嚴重個案較去年同期少 指對社會整體影響越來越輕

劉宇隆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新冠病毒近日有上升趨勢,上星期的污水檢測結果顯示,人均新冠病毒含量為每公升約70萬拷貝,較去年高峰即2024年3月的40萬拷貝為高,但指嚴重個案已較去年同期為少,「對社會整體嗰個影響越嚟越輕」。

談到現時流行的病毒變異株,劉宇隆指仍為Omicron的分支,如沒有大變異,其難以逃脫人體的免疫細胞。不過,劉宇隆指由於無法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每人都會經過多次感染,而防禦新變異能力較高,每次病徵亦越來越輕,甚至接近沒有徵狀。

無標題
劉宇隆(資料圖片)

指無病無痛唔洗戴口罩 如不適戴口罩先出街

他指身體抗體只能維持3至6個月,呼籲「最脆弱的人群」即長者、長期病患者等,應接種疫苗以提升抗體,認為有助短暫阻斷傳播。

在個人衞生方面,劉宇隆認為「你無病無痛唔洗戴口罩㗎啦」:「但脆弱人群無理由坐地鐵、巴士唔戴口罩啦,健康嘅人、有病痛嘅人其實都要個人衞生囉。如果你真係唔舒服,咪唔好出街囉,戴口罩先出街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