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鄰居投訴漏水騙案入侵屋苑 私隱公署接獲2宗投訴

【獨媒報導】騙案層出不窮,樓上漏水都可以成為騙案。多個屋苑早前貼出通知,提醒住戶有人業主樓下住客,稱「管理處叫我同你協商」,哄騙戶主開始 WhatsApp 對話並進行各類「套路」的詐騙。私隱專員公署自今年3月起,共接獲4宗相關查詢及2宗投訴,涉及九龍及新界區不同屋苑。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留意到近日出現新式的詐騙手法,全港有不同屋苑住戶收到聲稱「鄰居」的短訊,以投訴漏水或噪音問題為由,要求住戶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經屋苑物業管理處查證後確認為詐騙。
公署了解個案中的手法,騙徒自稱是事主的鄰居,先透過短訊投訴漏水或噪音問題,誘使事主回覆或要求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以作進一步的商討。一旦展開對話,騙徒會假扮有意發展情緣等各種手法取得事主的信任,從而騙取金錢及/或個人資料;或誘使事主點擊不明連結,令事主誤入偽冒網站,藉此套取其個人資料。
警方指多以「俊男美女」頭像噓寒問暖
私隱專員鍾麗玲呼籲市民慎防騙徒新式的詐騙手法,尤其是假冒鄰居發出的詐騙短訊,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市民若接獲懷疑詐騙短訊或來電,可先聯絡屋苑的物業管理處查詢或求證。警方上月底亦在社交媒體呼籲市民慎防「漏水情緣」,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號碼、住址及財務狀況。
警方曾指,騙徒通常用「俊男美女」頭像,假扮成友善的鄰居,提出天花漏水或噪音問題,要求與事主協商,一旦開始對話後,騙徒就會噓寒問暖,迅速拉近距離,甚至發展虛假情緣,當騙取信任後,騙徒就會編織各類藉口,誘騙事主轉賬或提供銀行資料。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