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臣道首置盤涉貪 盧偉國稱非常憤怒 市民指價低者得制度惹禍

(獨媒報導)廉署昨日高調開記者會,公布長實在觀塘安達臣道的首置盤施工地盤出現懷疑貪污事件,有紮鐵分判商涉偷工減料,並賄賂督總承辦商和工程顧問公司的駐地盤監督員「隻眼開隻眼閉」。廉署指檢查發現6棟大樓的主力鋼筋數量,較圖則少約10%,又出現樓層間移位,最多達530毫米。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犯法行為絕不應該,事件令人非常遺憾和非常憤怒,他又指分判工作不等於分判責任,而大規模偷工減料很難暪天過海,形容涉案人士行為愚蠢。
有自稱是釘板石屎判頭的市民在節目表示,問題源於價低者得的投標制度,「個個為咗賺錢」,以廉價搶得標書後「咪用方法去慳囉」,大判的責任就隨投標制度「判哂落去」。
盧偉國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事件影響工程界聲譽,令人「非常遺憾,亦都非常憤怒」,他指分判工作不等於分判責任,總承辦商有責任確保施工合乎標準。他表示香港擁有國際間最高標準的監管制度,在鋼筋「落石屎」前,一般須經過結構工程師、顧問公司等覆核。
今次事件涉及6棟大廈,他認為反映地盤大範圍出現偷工減料,「好難暪天過海㗎喎」,「偷工減料本身已經係一個既令人憤怒,亦都本身係一個非常之愚蠢嘅行徑」,不過他強調屬個別事件。
盧偉國冀不因單一事 令監管「重重疊疊」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早前曾接受傳媒訪問,指香港現時分判層數太多,管理困難,更倡分判三層已經足夠。盧偉國回應意見,指分判層數多寡涉及工程規模,無需限制分判數目,按「恆常做法」就可阻止類似事件再發生。
至於屋宇署就此事件,表示會加倍抽查鋼筯配置,由每年抽查12%升至25%,盧偉國表示支持,但希望不會因為單一事件而令監管機制「重重疊疊」,「一個人開工呢就好多人監督住佢,咁呢個亦都係不健康嘅」。
業界指缺鋼根少於10% 一般不造成危險
香港工程師學會結構分部前任主席陳世昌在同一節目表示,大規模偷工減料非常罕見,「一個人想做係做唔到」。今次屋宇署選擇俗稱「開皮」方式檢測已澆注石屎的鋼筯,陳表示這類具破壞性檢測方法較為罕見。
至於屋宇署指今次事件未對整體結構造成明顯危險,陳世昌表示設計圖則,會考慮安全系數,若鋼筋數量與要求數量相差少於10%,一般不會造成危險。就着修補方式,陳世昌表示欠缺鋼筯數量不多,只需局部開鑿方式添加鋼筯,再罐漿修補就可以。
涉事承建商現有5個未完成私人發展項目,屋宇署要求承建商需2個月內提交覆核報告,陳世昌亦認為要求合理。
自稱是釘板石屎判頭的尹先生致電《千禧年代》,表示根本不應出現三判,「最多判兩判,一層判一層,都無錢賺,佢點做啫,真係無得搞」。現時價低者得的投標制度,他認為是出現首置盤鋼根事件的原因,他指現時不少公司以「借牌」方式參與投標,實際是「三判」,當「借牌」公司中標後,大判就「乜都唔理」。他指行內「四判」情況亦有出現,「個個為咗賺錢,平標返嚟咪去搶囉」,當搶到平標後「咪用方法去慳囉」,而大判「乜責任都係判哂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