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面對千億財赤想方設法節流,教育局繼今年9月起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後,新學年擬再削減公營中小學的「擴大/營辦津貼」總津貼額10%。觀塘區學校聯會主席、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校長金偉明坦言對學校影響大,但未至於不能處理,校方很可能要減省不必要開支,例如裁減助教人手、將交流團費用轉嫁予家長,「人手要縮減,錢就係咁多,咁都要面對現實嘅。」

削資風聲源自周二(20),有報導指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會晤學界代表,在會上宣佈「為了優化和整合資源運用」,所有公營中小學的「擴大/營辦津貼」總津貼額將減10%,新學年所有分項津貼不會按消費物價指數調整,稱學校需根據校本及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津貼,並要運用盈餘應付不同開支。

觀塘區學校聯會主席、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校長金偉明今早接受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坦言削減一成津貼對學校的影響大,形容「理論上係消化到,不過要啲時間處理」,「大家都諗緊有咩地方可以慳啲,有啲錢可能唔再用啦」。


金偉明(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圖片)

稱交流團費用轉嫁予家長

被問到如何節流之餘,而不影響教學質素,金偉明承認「可能有啲嘢都係要轉嫁返俾家長」,稱學校電力、Wi-Fi、校務處職員薪金等經常性開支已「無得減」,只能從其他項目著手:「舉個例交流團可以去啲平啲嘅地方,或者津貼少啲,家長自己俾返多啲。」他又透露學校或要縮減人手:「人手係咪真係完全無得縮呢?可能TA (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減啲囉,理論上應該處理到,但一定有啲艱難。」他補充指現時老師「付出多啲」仍可勉強應對削資,但如再進一步減資助就「好難講」。

對於裁員或影響學校士氣,金偉明稱:「人手要縮減,錢就係咁多,咁都要面對現實嘅。」不過他認為提升士氣有很多方法,職員支援只是其中一個方法,教師應看重教學目標,以及與學生相處,「呢啲成功感係緊要嘅」。

倡分階段削資

金偉明表示將於下周一(26日)出席局方舉辦的諮詢會,他擔憂局方明年或再削資,希望得悉教育局的長遠策略,「或者可唔可以將呢10%分階段扣呢?分幾年去做令到學校易啲處理。」他又強調「並非一毫子都唔減得」,局方可與學校磋商,但必須保障教學質素。至於教育局擬讓開4班或以上中一的中學,可申請下年度開5班或以上。金偉明稱較不受歡迎的學校必然有壓力,惟局方仍未正式詳細公佈加班方案、條件限制,例如校舍規模是否可以承受到5班。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