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不少地盤力推「智慧工地」,例如用人工智能辨識人臉,代替傳統「打卡」紀錄值勤時間。尖沙咀一幢商廈主承建商的助理總管工,在2022年12月至翌年1月期間,安排6名工人到地盤做雜工,但吩咐他們不用上班,並將6人的人臉辨識登記容貌,改成自己容貌,詐騙公司發放合共25萬元「工資」。涉案管工及地盤工人早前被廉署落案起訴,5名被告今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承認欺詐罪,案件押後至9月1日求情及判刑。

涉案公司「實力工程有限公司」,被告分別為前助理總管工鄧宇程(44歲)、前管工陳天翰(43歲);以及3名建築工人趙劍雲、蔡勇、麥志健,他們年齡介乎35至56歲。他們承認6項欺詐罪,裁判官王證瑜將案件押後判刑,期間5人獲准保釋。

助理總管工及管工監守自盗

案情指,實力工程於2021年6月獲委聘為尖沙咀一個商廈建築項目的主承建商,首被告鄧宇程及次被告陳天翰分別擔任助理總管工及管工,負責監督該工地的運作。該商廈建築項目規定工人,須透過人臉辨識系統登記容貌,並於上下班時透過系統掃瞄臉部,以登記值勤紀錄。實力工程會按工人的值勤情況,每月計算及發放工資。

而首被告鄧宇程於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間,先後介紹同案其餘3名被告,以及另外3名人士在工地擔任雜工,並由次被告陳天翰為6人在人臉辨識系統登記容貌。值勤紀錄顯示,6名建築工人分別在工地「上班」36至43天,實力工程按值勤紀錄向發放工資共逾25萬元。不過廉署調查發現,首被告吩咐6名工人毋須前往工地,涉案工資最終轉交至鄧和陳手中。

行政主任及兩名工人被告暫毋須答辯

廉署進一步調查發現,陳在鄧安排下,擅自更改該6名建築工人在人臉辨識系統內的登記紀錄,全部換成陳天翰的容貌,以便掃瞄臉部偽造值勤紀錄。

同案另外3名被告,即實力工程前工地行政主任黎宇橋,以及兩名建築工人施國成及莊錦雄,今日提訊時毋須答辯,案件押後至9月1日再處理。

案件編號:WKCC1964/2025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