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錦】水原世界盃體育場博物館內的「香港簽證」

【獨媒報導】東亞足球錦標賽決賽周今日舉行女子組比賽,比賽在水原世界盃體育場進行,球場下層設有足球博物館。館內有不少珍貴展品,包括韓國國家隊前身「漢城隊」守門員洪德泳的護照,及其在1949年來港作賽的簽證。簽證上可見當時香港警察的蓋印,翻查《華僑日報》報道,華聯在加山球場以3:2擊敗「漢城隊」,並形容「這場球賽不但關係華人的面子,而且香港能否保有『遠東足球王國』的榮譽,也系於這一戰」,可見當時香港足球的地位。
《獨媒》記者 韓國水原市直擊
該博物館簡介了韓國足球的歷史,英國軍艦在1882年登陸現稱仁川港的港口,將足球傳入該國。直至1948年,韓國才首次以「大韓民國」的名義登上國際舞台,出戰同年的倫敦奧運會,在1956年、1960年更連續兩屆贏得亞洲盃冠軍。
重溫2002年世界盃贏得殿軍 設成員「腳印」
韓國在1983年推出職業足球聯賽,展板內容形容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並為韓國足球發揮了重要的滋養作用。至於韓國國家隊,「太極虎」在1986年第二度殺入世界盃決賽週,展板內容就指逐漸穩步縮小與世界足球的差距。
在2002年日本及韓國聯合主辦的世界盃中,韓國歷史性贏得殿軍,展板指「太極虎」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連續擊敗葡萄牙、意大利及西班牙等世界級強隊,創造了殺入四強的奇蹟,向全球展示了韓國足球的實力及韓國人民的優秀。
此外,館內就設有23名殿軍成員的「腳印」,包括李雲在、李榮枃及已離世的柳相鐵,和相關賽事的收藏品。在該屆賽事中,韓國在16強淘汰賽對意大利中,安貞煥入球「絕殺」對手的皮球固然是展品,連「羅馬王子」托迪被罰紅牌的該面紅牌,亦是展品之一。
「漢城隊」1949年訪港 與港聯、華聯等舉行4場比賽
除此之外,博物館內有不少珍貴展品,包括名宿洪德泳(Hong Deok-young)的護照,及其在1949年以「漢城隊」身份來港踢友誼賽的簽證。簽證上清楚可見當時香港警察的多個蓋印。根據研究本地足球學者李峻嶸提供的資料,「漢城隊」在1949年訪港,先後與港聯、華聯及西聯踢了4場比賽。
洪德泳在1926年出生,是韓國國家隊國首批球員,曾代表出戰1948年瑞典奧運、1954年瑞士世界盃決賽周及1954年亞運會。在退休後,洪德泳曾經擔任國際球證,至2005年離世。翻查資料,在韓國建國前的臨時國家隊,即「漢城隊」在1947年4月曾經到上海,與當地的業餘足球隊舉行了5場比賽,洪德泳亦是其中一員。
《華僑日報》:球賽關係香港保有「遠東足球王國」榮譽
根據《華僑日報》1949年1月3日的體育、教育與文化版,就以〈港華演出真功夫 三比二壓服韓隊」為標題了報道該場賽事。華聯在加山球場以3:2擊敗到訪香港的「韓國足球隊」,一眾球員更在嘉山合照。
當時報道更提及,「這場球賽不但關係華人的面子,而且香港能否保有『遠東足球王國』的榮譽,也系於這一戰」,可見當時香港足球的地位。
展示朴智星日記、球衣
該博物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另一部分就介紹了「水原榮譽球員」朴智星。該名韓國名宿、2002年世界盃殿軍成員,在韓國南部全羅南道出生,並在水原市長大,朴智星在職業生涯先後效力京都不死鳥、PSV燕豪芬及曼聯等,博物館內就展示了其球鞋、獎牌及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