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棍屋邀請了錦田壁畫村為中心設計牆上壁畫,主題圍繞「開心、快樂、狗仔」,Ivy說希望壁畫能營造正能量,仿如一間幼稚園,讓市民到訪時感到開心和快樂,撇下「好慘、好可憐」等的負面想法。

(獨媒報導)以每年「一蚊租」租用政府土地、於元朗錦田高埔新村設動物拯救中心的阿棍屋,今年初獲續租一年。該中心收養了早前曾走失的鴯鶓(澳洲鴕鳥)和逾50隻大型狗隻,當中包括受新界東北發展拆遷影響的狗隻、流浪時受傷或被遺棄的狗隻。創辦人謝婉儀(Ivy)坦言,尋找到合適的地方收容動物絕不容易:「有邊個業主會租俾你做狗狗中心呀?佢嫌你嘈、嫌你麻煩、嫌你污糟,又驚影響啲鄰居。」她期望中心未來能長遠發展:「如果可以穩定到十年、廿年,咁係非常之好,對於我哋發展嚟講係好。」

無標題

收養受東北發展影響等逾50狗隻 每月醫療開支達6位數

2019年,發展局推出10億「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的資助計劃」,阿棍屋申請獲批,在元朗錦田高埔新村設立動物拯救中心,並於2021年底正式開幕。開幕當日,Ivy說高埔中心是得來不易。

高埔中心營運近四年後,出現不少變化。記者訪問當日甫步入中心範圍,除了傳來此起彼落的「熱烈歡迎」狗吠聲外,映入眼簾的是在牆上的壁畫。阿棍屋邀請了錦田壁畫村為中心設計牆上壁畫,主題圍繞「開心、快樂、狗仔」,Ivy說希望壁畫能營造正能量,讓別人到訪時感到開心和快樂,撇下負面想法:「一入到嚟,好似個幼稚園喎,好開心嘅感覺踏入呢個中心,而佢離開嘅時候都係充滿愛嘅。啫係唔係嚟到就覺得,啲狗仔好慘呀、好可憐,好想去搣走負面嘅嘢。」

高埔中心現時有4名職員,除了一名晚間留宿員工外,有兩名全職員工負責日常清潔及照顧動物,另一員工則負責行政及接待申請者和團體的工作,光是人手開支已達六位數字,更遑論每月高達六位數字的動物醫療費用。除了在户外空間收養了早前曾走失的鴯鶓(MiuMiu),中心還接收了逾50隻大型狗隻,大部分是受新界東北發展拆遷影響的狗隻,其他則是流浪受傷或被遺棄。中心設4間不同尺寸的收容室,收容室內每隻狗隻有獨立的房間,現時已接近爆滿,惟因中心屬政府用地,難以再申請額外擴張。

無標題

無標題

政府資助全用於中心 盼獲續租長遠發展

阿棍屋申請計劃時,獲批三年短期租約,每年以「一蚊租」形式租用政府土地,並獲政府撥款基本工程費用。至今年初,中心獲政府續租一年多,Ivy說對於阿棍屋營運十分重要,減輕不少財政上的壓力。她以阿棍屋錦河路馬鞍崗中心為例,該中心每月租金約五位數字,「一蚊同五位數字嚟講好多倍㗎嘛!」不過Ivy坦言在申請計劃後,收到不少批評聲音指阿棍屋「收政府錢」,她解釋道:「坦白講,呢度起咗、建設加埋所有規劃,佢(政府)用咗千幾萬,但千幾萬係無入過我袋,反而我仲要倒貼添。」

年初租約僅續租一年,Ivy坦言商討時曾擔心不獲批,但認為政府過去曾投放資源興建中心,相信政府亦希望中心可以長遠發展:「我相信佢覺得呢個地方,第一可能未必發展得到先,第二佢都希望你可以有個長遠發展,佢先會抌呢嚿錢出嚟畀你做呢件事。」雖則相比起當初申請獲批三年租約,現時續租則顯得「手緊」,Ivy亦表示理解:「可能始終呢個project新啦,佢睇得緊啲可能都應該嘅,希望佢巡多幾次覺得我哋都係幫動物啫,唔係商業化嘅嘢,都希望可以加長啲租約。」

這些年來,政府也會定期派員到訪,最近一次是在去年。當時職員指中心後花園的圍欄不符合規格,因該處是走火通道,要求將每一個圍欄加設門口,Ivy說花費了很長時間與職員商討解決方法:「如果你叫我拆曬啲閘,哇!仲貴過乜呀!」

政府在去年派員到中心巡視,當時職員指中心後花園的圍欄不符合規格,因該處是走火通道,職員要求將每一個圍欄加設門口,Ivy說政府職員溝通也是一大難題
政府在去年派員到中心巡視,當時職員指中心後花園的圍欄不符合規格,因該處是走火通道,職員要求將每一個圍欄加設門口,Ivy說與政府職員溝通也是一大難題。

安置動物兼教育公眾 平常心面對挑戰

回想起來,Ivy說當初申請計劃時也只是「膽粗粗」嘗試,但願有多一個地方營運,皆因租借地方營運動物拯救中心難以穩定,「好似馬鞍崗嗰度,我點知會唔會第二日有發展,收地咁點算?」Ivy坦言高埔中心位置隔涉,曾擔心很少人到訪,但原來開放公眾參觀後「真係會有人嚟領養」。高埔中心目前達到預期目標一半以上,約有10多隻犬隻獲主人領養,而且有多一個中心可讓動物安居之餘,也可開放公眾到訪,做到宣傳教育工作,她形容是「物有所值」。

親眼見證高埔中心從一塊荒地「由零開始」,每個階段對Ivy而言都是難題,包括人手、規劃,尤其當與政府職員溝通,甚至有挫敗感,「原來我加啲嘢都要問地政署㗎?當時其實都好惆悵,加咗啲嘢又要拆又要諗,左度右度點樣整好,各樣那樣,呢個都係我嘅挑戰嚟。」

面對各樣難題,高埔中心四年來仍能繼續營運,但Ivy笑言,自己一直以平常心面對:「原來無嘢係唔得!我初時都以為好容易:『無所謂啦,我都係照顧十幾隻狗啫』,但原來當你做做吓嘅時候,唔止十幾隻,係百幾隻、二百幾隻,係唔同嘅嘢不斷挑戰緊你。」

無標題

盼較多人領養唐狗、成犬 中心可穩定發展十年、廿年

談到的未來目標,Ivy心裡也是處處為中心的動物着想。她期望中心的狗隻可快點有主人領養,輪轉更快,有空間幫助更多其他狗隻:「因為唐狗真係少人領養,希望呢個地方多啲人認識,多啲人領養唐狗、多啲人領養成犬。」

至於高埔中心的未來發展,Ivy只願中心能夠長遠發展,能有多一個合適的地方對於阿棍屋營運十分重要:「對於我哋嚟講係好艱難好艱難,有邊個業主會租俾你做狗狗中心呀?佢嫌你嘈、嫌你麻煩、嫌你污糟,又驚影響啲鄰居。」她期望中心未來可穩定及長遠地發展:「如果可以穩定到十年、廿年,咁係非常之好,對於我哋發展嚟講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