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研究指37%公務員月薪「到頂」 質疑「跳point」能否鼓勵良好表現

【獨媒報導】政府正研究設立「高層官員責任制」,其中一個方向是高級公務員不能「自動跳point」,旨在「強化管治」。立法會秘書處昨日公布研究數據,指有意見認為增薪點安排成效存疑,因為多達37%公務員於去年已達頂薪點,不論工作表現如何,都不會再獲增薪。另外在2023年,共有790名公務員因不當行為或違法而接受紀律行動,數字是自2017年以來新高,當中有約500人因為輕微不當行為,例如「偶爾遲到」,而遭警告或訓誡。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整合政府統計處及公務員事務局各項的最新數字,公布《數據透視》。現時香港公務員團隊有約17萬人,87%屬中低級公務員,高級公務員則佔12%,首長級公務員雖只佔0.8%,但在各政策局或部門發揮「重要的領導作用」。
5年僅65人不獲增薪 質疑評核寬鬆
現時當局採用工作表現掛鈎增薪點的安排,工作獲評「滿意」才能獲得增薪。秘書處引述有意見認為該安排成效存疑,因為多達37%公務員於2024年已達頂薪點,不管工作表現如何,皆不會獲得增薪。另外過去5年,僅65名公務員不獲增薪,反映評核「相對寬鬆」。秘書處另引述有意見指,整體年度薪酬調整現時「一視同仁」,不考慮個別工作表現,建議政府檢討公務員薪酬架構,加入更多與工作表現掛鈎的元素。
在2020年4月至2024年12月期間,共有21名公務員作表現持續欠佳,當中4名員工最終辭職,另有3名員工被着令退休。3名被着令退休的員工,兩名以「簡化機制」處理,平均需時10個半月。
至於有指公務員「濫用病假」的情況,當局過去5年數據顯示,每年平均有210名公務員被懷疑濫用病假,但牽涉病假日數的資料不詳。2024年數有219宗懷疑個案,但只佔整體公務員數目0.13%。
約500人涉輕微不當行為 例如偶爾遲到
在2023年,有790名公務員因不當行為或違法而接受紀律行動,是自2017年以來新高,不過仍只佔整體公務員的0.5%,在2023年的違規公務員當中,有64%由於輕微不當行為,例如偶爾遲到,而須接受警告或訓誡;餘下36%個案,違規者涉及嚴重不當行為,例如濫用職權或干犯刑事罪行,最嚴厲的懲罰為革職,涉事人員會喪失所有退休福利。
在2021至2023年期間接受紀律聆訊的736名公務員中,109人(15%)被革職,54人(7%)被迫令退休,7人(1%)被降級 。當局數據顯示,部份個案需時9年才完成,原因包括被控人員拖延紀律聆訊及調查時間漫長。政府早前建議再簡化紀律程序,當局最新已完成有關諮詢,計劃在2026年實行修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