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於獵人書店舉辦的《無處不閱讀》獨立書展今日開鑼,店主黃文萱指未有統計人數,但觀感上今天人流比去年首日多,下班時間過後,店內更水泄不通。有到訪的內地遊客表示,原本今日打算到會展舉行的香港書展行逛,但臨時改變心意:「本來是會去,但今天突然覺得不想去人多的地方,就沒去。」另有讀者認為,獨立書展特點在於包容性更高,除了更加容易找到一些「被認為敏感」的書籍,亦能直接與作者交流,加深了解作品內容。

由獵人書店、界限書店、留下書舍、字字研究所和藍藍的天合辦的「無處不閱讀」獨立出版書展暨獨立書展祭,於7月17至20日舉辦。書展在今日中午12時許正式開門,不少檔攤由出版社負責人或員工親自看顧,讀者到場購買書籍時,會與店主或作者直接交流。

無標題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今年出版《霜火戀》,他在獨立書展首日現身「藍藍的天」檔口,為讀者簽書。劉表示,自己過往多寫「硬文章」,今次寫這本小說是希望帶出三個重點,即紀錄時代變化、人性選擇和「希望與使命」。

讀者:較易找到「被指敏感」 、非主流題材書籍

前區議員呂文光是首批到場讀者之一。他購買了毫末書社的《不是博物館指南》及羅梭的《公民不服從》,指獨立書展特點在於包容性更高,容許小型書商和機構推廣作品,亦更加容易找到一些「被認為敏感」的書籍。呂又指,讀者在獨立書展有機會與出版方或作者直接交流, 「書展你嘅常見就係講座咁」,相比之下前者可令讀者更加了解作者經歷,加深了解作品內容。

有份參與獨立書展的「界限書店」和「藍藍的天」,今年申請參加香港書展均被拒絕。呂認為,大型書展其中一個功能是讓大眾接續更多類型的書籍,質疑某些參展商不能參展書展,會令書展違背原意:「邏輯上,書展係容許更加多嘅人、出版商、書店去推銷佢哋嘅作品、著作,咁先合常理。當你越剁越少嘅時侯,書展個功能仲存唔存在?」

另一位有留意獨立書店但不願上鏡的讀者 Oscar,則批評貿發局書展內容越來越單一,認為獨立書展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予讀者。Oscar 今天購買了《拾荒的人》以及《第五十屆青年文學獎得獎文集》,其中《拾荒的人》以拾荒者為主題,他說:「我大膽假設,喺政府書展應該都會難啲見到呢類型(非主流)嘅主題。」

Oscar購書
Oscar

內地客:獨立書展「讓人呼吸的空間多點」

除了本身關注獨立書店的讀者,亦有人是第一次來獵人書店。來自深圳的馮先生,今天在店內購買了一本關於城市景觀的英文書。他表示,事前不知道今日有獨立書展舉行,但自己本身在香港和深圳都有逛都獨立書店的習慣。

他提到,往年也曾到訪香港書展,原本今日也打算前往,但因「突然覺得不想去人多的地方」而改變心意。問到獨立書展與大型書展的差別,他說「這裡讓人呼吸的空間多點吧,書太多也令人看得有點累」。馮先生表示,打算在訪問後前往鄰近的另一間獨立書店繼續看書。

馮先生
馮先生

有讀者稱仍會前往貿發局書展:想睇住呢幾年嘅分別

獨立書展與香港書展同期舉行,Yanny 表示昨天已經前往,認為今年香港書展的攤位佈置及活動規模較去年小,尤其外國領事館的攤位變少了。Oscar 則打算在稍後幾日前往,指:「始終都係最大型嘅(書展),覺得都應該要去睇一睇,都會想睇住呢幾年嘅分別。」

Yanny購書
Yanny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