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討論多時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發展局於去年首次推出元朗及洪水橋用地招標,原定今年3月截標,但截標宣布修訂條款,並延長招標期至7月25日。發展局昨日(7月21日)在截標四日前突然宣布停止公開招標,改由科技園公司或政府成立的公司,以「產業園區形式」管理兩塊用地。今早在港台節目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物流業界早已「睇淡呢兩塊用地」,認為政府「果斷變陣」為明智之舉。他又稱業界早已轉型,對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的需求驟跌。

螢幕截圖 2025-07-22 上午11.24.13

螢幕截圖 2025-07-22 上午11.24.05

今年3月曾修訂條款 提供予政府樓面由免費改為象徵式租金租十年

兩塊土地分別為3.2公頃的元朗福宏街與宏利街用地、以及7.8公頃的洪水橋及厦村第39A及39B區用地。發展局於去年3月及10月以「雙信封制」公開招標兩塊土地,擬作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原定在今年3月21日截標,但當局延長招標期至7月25日,指基於市場意見修改條款,包括由需把指定樓面面積無償轉讓予政府,改為以象徵式租金向政府租出部分樓面十年;需提供可建樓面面積上限兩成至三成予政府,改為按總建成的樓面面積比例的兩至三成租予政府,並設下限;下調洪水橋用地租予政府樓面的樓面承重要求,減低建築成本。

截標前四日收回招標

修訂後的截標日期7月25日前夕,發展局突然稱為強化政府主導角色,以及加快產業在北部都會區落杜,決定中止招標,並將元朗用地交予香港科技園公司,在元朗創新園建構「微電子生態圈」。至於洪水橋用地則納入發展局的土地政策研究,研究今年內會完成,並啟動設立新公司程序,土地將交予新公司以產業園區形式管理。發展局發言人形容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部署,以「動態規劃」理念,加速企業進駐及帶動區內發展。

政府提及的洪水橋用地,涉及約15公頃產業用地。發展局指新設立的公司可按政府產業政策建設和營運產業園區,以及透過靈活批地和招商措施吸引企業落戶。局方稱,新公司亦探討撥出園區內部分土地,以短時間、低成本技術(例如模組化)建立產業空間,容納受發展影響的部分棕地作業。

劉國勳指政府「果段變陣」明智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今早在港台節目認為,政府「果斷變陣」為明智之舉:「如果你要等到最後尾一日先去決定,咁可能個局面有啲尷尬。」至於會否影響市場信心?劉國勳稱市場對此反應平靜,業界早已預料未能成功投標:「都係睇淡呢兩塊用地。」

無標題
劉國勳(資料圖片)

他又提到,發展兩塊用地具挑戰性,部分樓面需提供予政府,限制企業規劃自由。加上業界轉型,物流用地亦傾向「一層起兩層止」的建築物,以高樓底再配以自動化嘅多層貨架。

物流需求減少 促政府重視檢視土地規劃

劉國勳又提到,從年初青衣物流用地僅獲一份標書可見,現時物流市場較政府當年預測已有不同,加上經濟大環境轉差,應一併審視其他已規劃的物流用地,例如洪水橋厦村預留的大量物流用地,「今日係咪市場上仲需要咁大量呢?同埋係咪需要多層呢?」

促政府抽起北都「物流設施用地」

現時北都三個試點片區,當中粉嶺北亦預留5.2公頃「物流設施用地」,要求發展商興建50,00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建成後交予政府。劉國勳認為「直頭要盡快去掹起」,憂使用率欠佳,亦令發展商增加不必要成本。

不過政府減少預留物流用地,又能否安置棕地作業者?劉國勳指興建多層現代產業大樓需時太久,支持以「模組化倉庫」替代,建築期僅九個月至一年。他認為整體物流市場的需求改變,當局可先向棕地作業者查詢是否有興趣重置業務,再預留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