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雨下錄20宗山泥傾瀉 土力處:不屬嚴重事故

大潭道近大潭篤水塘(土力處圖片)
【獨媒報導】天文台在4日內3度發出黑雨,土力處昨日至今錄得20宗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處長張偉文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從相片可見大部分屬1977年土力處成立前的舊有斜坡,未有應用加入鋼筋等鞏固斜坡技術。他亦提到,20宗山泥傾瀉皆不屬嚴重事故,大部分不影響繁忙道路或屬偏遠地區,塌下的山泥體積及影響的設施較少,「與過往比係差天共地」,涉及地點包括西貢、大埔、葵涌、大嶼山、南區、半山、灣仔、沙田、坪洲、長洲、南丫島、山頂及鰂魚涌等。
他提到,當局已完成處理高風險斜坡,而舊有斜坡風險較低。不過張偉文亦提到,部分斜坡山泥傾瀉或會阻塞道路,影響居民出入,處方未來會優先處理。
因應大雨近年集中在局部地區發生,土力處去年開始與天文台合作,發出局部地區山泥傾瀉特別提示。土力處亦正試驗人工智能預報系統,AI系統考慮八個因素包括地質、斜坡斜度等,評估山泥傾瀉風險並發出警告,較傳統評估過去24小時雨量作統計上的對比更準繩。土力處會於年底檢討系統成效。
路政署總工程師/新界東林啟文在同一節目指,大雨令道路出現坑洞及塌樹風險。署方亦派出承建商巡察,並依據社交媒體的相片及影片到場處理。數十宗坑洞個案方面,目標為今日完成臨時修補,及後會安排重鋪路面。
山泥傾瀉致路面受阻的個案中,較嚴重的為大潭道近大潭篤水塘及大埔新娘潭路近新娘潭燒烤場。前者會進行斜坡緊急復修工程,盼本周完成。後者因路基受損,需要全線封閉進行斜坡鞏固工程,盼周五(8月8日)重開一條行車線,下周初回復雙程行車。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