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勞工及長者團體批外勞「爭飯碗」 促設暫停機制

【獨媒報導】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9月公布,目前正進行公眾諮詢,多個關注勞工權益及長者安老團體周六(8月9日)舉行記者會,提出設立全民退休保障等多項建議。有團體代表提到,目前市道非常差,不少工友失業,促設暫停輸入外勞機制。
團體批外勞爭飯碗
今年5月1日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提高至時薪42.1元,全民退保關注組李志恩指水平仍然過低,未能改善基層市民生活質素。她指本港有結業潮,不少本地勞工失業,加上外勞爭飯碗,促設免審查「失業援助金」。她批評政府續輸入外勞,「仲輸入外勞有咩居心?是搞好呢個香港定搞衰呢個香港呢?」
李志恩又促盡快落實「全民退休保障」,指目前長者生活津貼需審查,毋須審查的生果金則不足以應付生活開支,認為現有制度「玩長者」,令他們未能安享晚年。
青年退保關注組認為,設「全民退休保障」可令青年無需擔憂退休後生活,亦減輕年青人供養父母壓力。他們又提到,根據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3至5月期間20至29歲失業率為6.5%。此外,求職網站CTgoodjobs的2024年調查顯示,有7.1%畢業生望成為自由工作者及斜槓族,而斜槓族工時不定、收入不穩、欠缺福利保障,故「全民退休保障」有其必要。
團體倡「全民退休保障」由三方供款,分別為政府、僱主及僱員各供款2.5%,以及大財團,以現行每月4,250元的長者生活津貼金額計算,料能穩定提供保障至2064年。
清潔工會關注「判上判」
清潔服務業職工會則關注清潔、保安等基層工種常出現「判上判」情況。工會又認為部份僱主刻意人為製造勞工短缺,以輸入外勞。工會促政府全面檢視外判制,監督承辦商使用標準僱傭合約,並嚴格監管輸入外勞政策,以及設立有效審查及舉報機制。
個人及社會服務行業職工總會指,本港市道持續低迷,不少飲食、零售、物流等行業生意下滑而削減人手開支,散工收入不穩,倡政府設立「零散工援助金」,為開工不足人士提供短期補助。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建議設立輸入外勞「暫停機制」,並將外勞每人每月徵費由400元增至800元,將部份徵費用於入行獎勵、津貼或職業培訓,以鼓勵本地勞動力重返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