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連發兩帖,批評「高才通」政策,指不少內地的高才來港報到,為的是子女教育,沒有準備在港工作,「拿了身分證後全家返回內地」,又指如模糊化永久及非永久居民,香港只會是「酒店出出入入的房客」。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早在出席電台節目後稱,獲批高才簽證不等於成為永久居民,需經兩次續簽,必須有工作或設立公司,「個個都係有能力,係其他城市俾樓俾錢爭奪嘅人嚟㗎麻,佢唔會話貿然為咗嚟香港,做一啲對佢嚟講,冇乜好處嘅嘢嘅。」

對於高才為子女來港讀書的說法,孫玉菡亦不認同,指安排子女來港讀書的高才皆是有把握續簽,「大家都要公道……大家都要諗下、將心比己,佢係原居地有個嘅好學校,讀得好好嘅,貿然嚟到香港,兩年過後,個主申請人續簽唔到,個小朋友就要走㗎喇,佢嘅受養人簽證都過咗期。再番番原居地,原本好學校亦未必肯收番佢。」

他重申本港年輕人及學生不足,不同人士根據不同計劃來港,本港亦應歡迎,關鍵點為必須依從香港規矩及法例。孫玉菡指他們成為香港人一份子「我哋應該歡迎」,應符合香港作為多元、開放城市的定位。他強調本地人是「基礎盤」,輸入人才能為本港注入更多動力。

對於有指本港居民的資源被分薄,孫玉菡指本港死亡率比出生率高,如沒有輸入人口,整體人口將會收縮。他稱明白市民對社會運作有不同看法,但認為應「公道去睇」,社會福利及教育制度皆有規有矩,對不同來源地的人皆有一致安排。至於升學機會競爭加劇,他指「佢哋通過努力先至可以實現升學理想,大家都喺一個公道嘅跑道吖。」政府教育資源投放亦多,提供不同出路。

高才通續簽申請率54%

首批「高才通」簽證今年陸續到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發帖公布續簽情況,指截至七月底,續簽申請率為54%,對結果表示滿意。

他今早見記者時,指續簽數字符合預期。孫玉菡表示,「高才通」計劃本身並非以工作為本,而是以人才為本,讓他們來港探索工作機會,「好既就留低」,對雙方而言皆是機會。他提到留港人才「質素都真係高」,無論收入、工作範疇及年齡。政策亦有必要性,指勞動人口老化,本港每年踏入65歲的人口約12萬,相反踏入22歲的人口僅約6萬,「乜都唔做淨損失係6萬。」

孫玉菡在昨日帖文中指,「高才通」計劃2022年底推出以來,截至今年七月底,共收到近14萬宗申請,當中約11萬宗獲批,超過9萬名高才抵港。他指同期有13,678名高才的逗留期限已屆滿,當中7,394提出續簽申請,,申請率為54%。連同簽證即將在三個月內到期並提前申請續簽的2,305名高才,入境處在期內共接獲9,699宗續簽申請。已處理的9,044宗申請當中,8,511宗獲批,獲批率約94%。申請不獲批准的原因大多為資料不完整,以及未提供入境處要求補交的文件。

帖文以英國的Graduation Scheme為例,指在英國留學的學生之後只有46%選擇留英繼續發展,相比下高才通計劃的表現略優。

獲續簽的高才收入方面,孫玉菡指他們普遍有可觀及具競爭力的收人水平,月薪中位數為四萬,約四分一收入達八萬,約一成更達12萬或以上,最高的1%更達30萬或以上。從事的行業方面,集中從事商業及貿易(23%)、金融服務業(19%)以及創新科技領域(17%),孫玉菡認為能提升行業競爭力,更促進知識轉移與創新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質易及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年齡層方面,孫玉菡指53%為40歲或以下,近一半續簽的高才有申請其配偶或18歲以下未婚受養子女申請受養人簽證,平均每位申請人攜同約1.7名子女來港。他認為為本地注入年輕人口,有助優化人口結構。

高才是僅視本港為酒店?帖文亦有不點名回應,指調查顯示66%受訪高才以香港為慣常居住地,當中七成居於租住單位,13%居於自置單位,其餘17%居於酒店或由僱主提供的住所等。28%受訪高才的受養配偶在香港就業,月薪中位數為3萬。

子女方面,37%受訪子女在港就學,另45%有計劃。分布為學前教育(18%);小學(38%);中學(32%);及專上教育(12%)。

帖文稱根據續簽數據及調查為基礎,估算「高才通」計劃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

近日梁振英將焦點放在大學升學機會,日前發帖提及適齡「雙非」陸續可入讀大學,與本地人比例可達一比二。單計明年開始的五年,共有15萬名年屆18歲的「雙非」孩子可以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報讀香港的大學,總結稱「這教育問題要及早妥善處理好。」

532464058_2606175736411554_6725436512414214247_n
梁振英帖文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