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據政府統計處在2019年的數據,全港有22.1萬住戶飼養狗隻,受制於現行法例,狗隻無法伴同主人進入餐廳,按理若「拆牆鬆綁」相關法例,應有助飲食業界。不過代表該業界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在《信報》訪問卻指出,「有助生意」的想法是「不正確」,只是部份人想帶寵物外出。他相信或有反效果,因為狗隻進入食肆後不戴口罩,及其活動都會對原本抗拒狗隻的人有影響。他又稱若此建議有助生意,自己早已促請政府修例。

《信報》政情文章另外引述消息,指政府早前已向立法會議員「摸底」,得出修改法例是跨黨派共識,甚至政府內部亦認同相關法例已經過時,因為香港多年沒有出現本地狂犬症病例,加上寵物主人申請狗牌時須為狗隻安排注射狂犬病疫苗。詎料,反對聲音最大的是來自個別飲食業界代表,文章指一些傳統中式酒樓,沒有露天地方,亦沒有空間劃分「寵物區域」,變相在修例當中「無着數」,甚至有機會被其他允許寵物犬入內的餐廳「搶客」,導致顧客流失。

張宇人曾稱業界「生意唔係多」 放寛有「困難」

政府去年已表示會就檢討法例進行研究,料需時1年,惟至今已超過16個月,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今年4月回答立法會質詢時,指當局仍在「調研」。《信報》文章引述消息,因為業界並非一面倒支持,當局需時游說,相關修例工作相信要待明年才能「起步」。

翻查張宇人去年就「寵物友善餐廳」議題在立法會的發言,他曾稱自己「我一世人唔養狗唔養貓,又唔鍾意我啲仔女養呢啲貓啊狗啊咁」,他稱自己只養馬,但不會帶出街食飯。他曾提及現時餐廳「生意唔係多」,若容許狗隻進入餐廳,可能有「困難」。

跨黨派提建議 倡推試行、另訂發牌制

不同黨派的議員都先後敦促政府考慮放寬《食物業規例》,建議當局可以「試行」容許狗隻進入個別商場的食肆及戶店用餐區,並研究寵物友善食肆發牌制度,可以按食肆面積、室內外空間或犬型大小,實施分級准入制度。

當局在今年5月的最新說法,是指檢視相關法例時,需考慮不同因素,包括公眾衞生、食肆營運環境及社會接受程度。當局特別提到香港食肆一般面積狹窄,需顧及寵物狗在狹迫而人多或有多種狗隻的環境下的反應,以及對其他食客可能產生的影響。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