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才」以簽證便利來港睇演唱會 尚海龍:對香港經濟亦有貢獻

【獨媒報導】「高才通」自2022年底推出,截至上月底,首批約1.4萬宗「高才通」簽證到期,續簽率為54%。立法會議員尚海龍今早在電台節目明言,有兩至三成高才持「羊群心態」申請,最終因生活成本過高等問題離開。對於有「高才」在「小紅書」表示僅以簽證來港觀賞演唱會,尚海龍指即便「高才」只以簽證來港觀賞演唱會或消費旅遊,亦對香港經濟有貢獻。他認為當局無需提高申請門檻,人才未有續簽對香港而言亦無損失。
「高才通」簽證目前有三類,A類要求過去一年年薪達250萬元;B類要求擁有全球百強大學學士學位、並在過去5年有至少3年工作經驗;C類則針對全球百強大學畢業未滿5年、工作經驗少於3年。截至7月底,首批13,678宗高才通簽證已到期,當中有7,394宗申請續簽,整體續簽率達54%,當中A、B、C類續簽率分別為77%、50%和40%。
尚海龍指五成續簽率合理
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今早(18日)在港台節目認為,續簽率是「一個相對合理嘅數字」,與其協會早前訪問結果相若。他關注到B類、C類高才續簽率相對較低,反映他們申請時「熱情係有,但嚴肅性相對低啲」。
他解釋指,C類「高才」多為剛剛畢業人士,未確定是否在港發展,僅跟從師兄師姐申請「高才通」,最後或因工資過低、香港生活成本過高等原因離開。至於B類「高才」,他指多考慮子女教育前景,或因未能安排插班而離港。整體而言,他認為「高才」中有「兩至三成羊群心態」。
被戲稱「旅遊簽證」 尚海龍:淨係嚟睇演唱會都對香港經濟有貢獻
有「高才」在小紅書表示,獲批高才簽證後並無來港工作,期間只是到港觀賞演唱會,被網民戲稱為「兩年旅遊簽證」。尚海龍則認為並無問題:「即使淨係嚟睇演唱會、旅遊消費,都對香港經濟有貢獻。」
他強調不能忽視其餘54%選擇續簽的人才,為香港各方面作出的貢獻,舉例指「高才」子女減少學校被殺校、剌激樓市及租金等。他特別提到A類人才多為企業家,為香港增加不少工作機會。稅收方面,尚海龍指去年多22萬人繳交薪俸稅,增加90億元薪俸稅收入,形容「高才通」為「好緊要嘅經濟政策、人口政策」。
尚海龍:唔用「檢討」呢隻字 好似係否定緊佢
對於應否收緊「高才通」申請要求,尚海龍認為不適宜,指「高才」需要2至3年適應期,即使「高才」最終無續簽「香港都無損失」。他望維持現有做法「讓子彈飛一陣」,呼籲當局不要「檢討」政策:「唔用『檢討』呢隻字,『檢討』好似係否定緊佢。」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水志偉在同一節目指,B、C類高才續簽率低實屬正常,不少大學畢業生皆想嘗試不同出路。至於A類「高才」為高收入人士,應為本港長遠吸引對象,其續簽達77%,令人滿意。
他指哪怕續簽率低,但由於申請人數多,遠比德國、新加坡、英國等同類計劃多,所以留港人才總數「唔算低」。水志偉認為,政府應關注第二次續簽時的就業情況,了解「高才」的發展,而長遠可按本地產業需求,制定各產業的人才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