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團體設體驗展模擬動物繁殖場 揭露寵物買賣「真相」

【獨媒報導】由NPV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策劃的「真相寵物店」,希望透過體驗展,包括模擬動物繁殖場,讓大眾了解動物被物化成商品後所遭受的虐待,從而更關注動物權益。NPV教育事務經理兼體驗展策展人Candy 呼籲,市民不要購買動物,以免更多動物成為生產機器。
在「真相寵物店」外,窗戶貼滿可愛貓狗的海報,吸引不少路人詢問是否有售。掀起藍色布幕,內裡展示的卻不是貓狗,而是動物販賣背後的殘酷「真相」。「真相寵物店」體驗展。
生命淪為商品 動物難以人道對待
隨著飼養寵物成為潮流,越來越多人購買貓狗。Candy(顏雅慧)是NPV的教育事務經理,在NPV工作了十餘年,見證過不少從繁殖場救回的貓狗身患惡疾、心靈受創,當中有狗隻因為長期缺鈣,導致牙齒脫落,舌頭無法收回口內、亦有貓狗因為長期被困籠內,即使被救出,亦只會不斷原地打轉。
Candy不諱言,過去同曾認為購買寵物是正常行為,在進入NPV工作後,才意識到動物在到達寵物店前經歷的痛苦。她表示當生命淪為商品後,提高利潤、降低成本就成了必然法則,生命不再被尊重,其定價就成了生命的價值,及後更了解到,幻想繁殖場的貓狗能受到人道對待是不可能。
左起: Ginny、Candy
體驗館模擬繁殖場實況 設籠中寵物體驗
體驗館以燈光、和鐵籠重現繁殖場環境,雖然還原了擠擁昏暗的環境,但無法呈現繁殖場濃烈的「狗味」和惡臭。Candy指出,一個繁殖場可同時飼養數十隻貓狗,而為了方便管理,所有貓狗都會被困在籠內,更因為要善用空間,會把寵物籠一個個疊高。而動物「食瞓痾」都在籠內,排泄物會往下層跌落積累,竟可積成4寸厚的糞便。
展覽以紅、藍、綠色的射燈營造昏暗詭異的氣氛,又把寵物籠一個一個疊起,還原繁殖場內狹窄惡劣的生活環境。
籠中的藥物擺設參考真實的新聞圖片製作。Candy稱,當貓狗在繁殖場生病了,為了節省成本,場主並不會帶牠們去看醫生,只會自行用非醫生處方藥物嘗試治療,若無成效,只會落得被遺棄的下場。
展板上列出販賣可愛動物背後的殘酷「真相」,如繁殖場為了保持幼貓犬的可愛外表,會刻意餵食少量食糧,延緩其生長發育。
另一策展人Ginny(梁詩婷)是NPV的助理教育主任,在眾多動保議題中最能觸動她,就是動物身處繁殖場的困境。為了讓參觀者能切身體會動物的痛苦,Ginny設計可供參觀者進入的大鐵籠,及一條長約5分鐘的錄音,模擬繁殖場的環境聲音。參觀者可走進籠內,戴上耳機,「沉浸式體驗」貓狗在繁殖場的生活。
除了不住的狗哀嗚聲外,Ginny 還特意在錄音中加插一段白噪音。她指當有狗吠的時候,還有聲音可分散注意力,但當身處一片寧靜環境,則只會感受到身體的不適:「喺白噪音期間,你可以頂幾耐係頂得順呢?但佢哋(動物)係頂一世㗎喎。」
身處在籠中只能捲曲着身體,無法伸直頸部。耳機傳來不住的狗哀嗚聲,從籠內往外看,只能看見用籠疊成的高牆。
除了繁殖場外,體驗展亦設互動裝置模擬走私情況,讓參觀者嘗試把12隻貓狗公仔塞入籠中。公仔的體積雖然比真實幼貓犬細小,但被塞進「飛機籠」後,籠內已無空間,勉強才能把門關上。
1籠關16貓狗走私 未經檢疫存狂犬病風險
在2022年一宗動物走私案中, 警方在快艇上檢獲17個載有貓狗的籠,共有160隻走私動物,其中一個細小的「飛機籠」中,竟擠滿16隻貓狗。Candy提到,經水路的走私為免驚動海關,幼貓犬都會被施打麻醉藥,萬一途中被海關查截,除了被迫經歷追逐戰所帶來的驚濤駭浪外,不少走私者為了逃避法律責任,一旦發現無法逃脫,更會把一個個裝滿貓狗的籠扔進海裏,讓貓狗被活生生淹死。
Candy指動物不被走私過程中,面臨極大痛苦,而未經檢疫的動物可能帶來狂犬病風險。一般貓狗合法入境本港需進行隔離檢疫,未經檢疫的走私貓狗可成為狂犬病病毒載體,導致狂犬病在香港爆發,一旦傳給人類,死亡率極高。Candy說:「禽流感嘅時候殺雞、豬流感時殺豬、瘋狗症嘅時候殺狗,唔係危言聳聽㗎,COVID嘅時候咪殺哂啲倉鼠囉!點解你會覺得啲狗會冇事呢?」她續指:「因為大家都好驚病,人類嘅衛生係放喺一個好高嘅位置,當我哋有問題嘅時候, 犧牲嘅就係啲動物。」
市民很多時在購買寵物時並不了解繁殖場的狀況,Candy希望透過展覽讓大眾了解動物的痛苦,又呼籲有意養寵物的人,即使有心儀的品種、毛色,對寵物的外型有高要求,都應遵循「愛領養、不買賣」的原則,多了解不同品種的特性,慎重考慮養寵物的決定,多花時間走訪不同的寵物領養平台,一年內一定能領養到心儀的寵物。
《真相寵物店》體驗展
日期:8月15日起至12月31日
地點:太子界限街12B-12D號萬安大樓地下E號舖
時間:早上9時至晚上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館)
*參觀人士需登記成為NPV動保大使,完成登記後即可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