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夢想設計巴士 前區議員轉職「揸巴士」

(獨媒報導)「最怕揸巴士,我寧願要設計巴士。」前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張文龍說。像許多巴士迷,兒時夢想是「揸巴士」。不過,由三歲起便是巴士迷的張文龍,抗拒長大後任職巴士司機,形容工作辛苦「勢死不做」,寧可設計巴士。
張文龍在學期間主修設計,2019年區選時以政治素人身份從政,四年前辭任「區佬」後,輾轉做過不同工作,半年前「誤打誤撞」下應徵巴士司機,一嚐坐上司機席的滋味,他說「揸巴士」就如親自展現香港特色——雙層巴士,並可以此標誌性地向外國朋友介紹自己是來自香港。
三歲做「巴膠」 兒時夢想是設計巴士
現年36歲的張文龍自小便成為巴士迷,兒時在家附近來往青衣碼頭及荃灣站的41M巴士線。某日該線突然引入空調巴士,令他刻骨銘心,自此開始研究巴士:「印象好深刻,因為全個青衣都無乜幾部冷氣車,嗰日突然之間有。」長大後回望,原來那時只有三歲,「三歲嗰陣原來已經留意巴士,嗰陣一路唔知我得三歲,所以真係由細個做『巴膠』做到大。」
背誦巴士型號、路線、車費對於張文龍來說已是「家常便飯」,閒時又會儲巴士書、去巴士展覽,年紀輕輕已成為人肉地圖,他笑言:「屋企人到我四、五歲嗰陣已經問:我要去邊到邊到,搭邊條線?跟住走嚟問我。」巴士吸引之處是甚麼?張文龍說:「以前九十年代巴士有好多唔同款,就算外表一樣,可能個引擎又唔同,總之可以好多嘢唔同,咁細個觀察到有呢啲唔同就發覺:原來呢樣嘢幾得意,所以就開始著迷。」張文龍說,即使父母並非巴士愛好者,但他們並沒有介意,甚至會陪他一起外出搭巴士,「你想去呀?一齊去啦!就咁樣掹住爹哋媽咪衫尾去睇巴士,所以呢樣都好多謝佢哋。」
不少巴士迷的兒時夢想是長大後投身巴士公司,但這名「巴膠」從小對任職巴士車長十分抗拒,他憶述年幼時曾有親戚對他說:「喂你咁鍾意呢樣嘢,不如大個去做巴士司機啦!」張文龍當時聞言即指:「千奇唔好、千奇唔好,最怕揸巴士,我寧願要設計巴士。」他說個人並不喜歡過著刻板生活,況且兒時當巴士迷便已瞭解到巴士行業的辛酸,「返早更要早過所有人開工,返夜更又要遲過所有人收工,如果唔係大家就正常時間無車搭。」
在學時期主修設計,張文龍說與巴士有關連,全因他的兒時夢想是「設計巴士」,「細個玩game會自己整啲3D model,去自己整啲巴士出嚟。」記者好奇問道他理想中巴士的模樣,張文龍緩緩地從袋中拿出手機,翻找著「咸豐年代」的相簿,隔了一會向記者展示,並咧嘴道:「細個畫嗰啲同依家街上面嗰啲真係差唔多!細個仲係熱狗年代,原來第時啲巴士真係咁嘅樣,不過自己無份設計咁解啫。」

小學時繪畫的中巴,長大後才知同款的ECW車身Olympian在中巴只有兩部(受訪者提供)
議員變車長 感受不同崗位工作
兒時勢死不做巴士司機,這名前「區佬」竟轉職成為巴士司機已有半年時間,現時主要駕駛九巴38號線。張文龍說,即使巴士司機工作辛苦,但自幼當巴士迷,都想一嚐坐上司機席的滋味,認為雙層巴士是香港一大特色,「揸住部巴士就好似親自展現香港特色咁,識外國朋友都可以有樣好標誌性嘅嘢嚟介紹自己嚟自香港。」
不過他坦言任職車長只是純屬「巧合和偶然」。去年底外遊回港後,與同是巴士迷的朋友聚會,朋友當時笑言:「反正都搵工,不如試下入紙(應徵巴士司機),考咗車牌唔好嘥,回返本嘛。」當時,那位朋友更即場載了張文龍到巴士公司應徵。
由應徵、考車到首航,張文龍說以往「揸巴士」只會在打機時才會發生,在現實中首次載客時有一種「震嘅感覺」,他興奮地分享首航時心情:「終於掂得到部車,真係可以有機會可以鬧啲乘客啦!啫係唔一定鬧嘅,可以同啲乘客可以接觸,係開心事。」首航當日,甚至有朋友專程來找他,「沉寂咗好耐,無人理,無話風頭躉好耐,突然間有樣嘢吸引到啲朋友嚟搵我,始終可能做過『區佬』總係鍾意有人注目下你,係開心嘅。」
巴士司機向來被視為基層工作,工時長、人工微薄已非新鮮事。張文龍坦言任職巴士司機初期也會介意他人想法,曾有朋友得知他任職巴士司機後替他感到可惜,「喂!你以前係議員喎,識咁多嘢,你依家走去做咁基層工作?」不過,他反覺車長這個角色十分有趣:「普通人每人都有機會接觸到,但對呢個行業認識唔多嘅,所以好多時一講起:我做車長架!又會即刻變咗話題焦點,個個喺度盤問你,呢個位又幾有趣。」

張文龍指軚盤是「公家」的,所以為了保持乾淨,每次坐上駕駛座後第一件是必須是戴好手套。

張文龍指在完成每一趟工作後,車長需要巡視一次車輛,檢查有沒有乘客遺下的物品或者睡着的乘客。
放下「區佬」身份,張文龍做過不同工作,包括本地手工啤酒廠兼職、醫療儀器公司營業助理、網頁設計、現在是巴士司機,他說想涉獵不同工作,認為是對自己的一種幫助,「完咗(辭任)可能看似無可能嘅工作照做,有多啲感受去思考唔同人喺社會上面崗位係點嘅,就算依家都好,成日揸住部車我都會諗:如果第時我有得再做返嗰個崗位,做返議員又好,處理眼前見到社區問題會點樣好呢?咁依家多咗以前無機會接觸嘅經驗,調返轉日後有咁嘅機會可能係一種幫助。」
唔一定做巴膠就係毒,做完巴膠令到自己唔毒都會
「巴士迷」常被戲稱為「巴膠」,一般帶貶意,皆因一些瘋狂「巴士迷」的行為常有爭議。張文龍則說不介意被稱呼為「巴膠」,在社交媒體上甚至用上「毒男巴膠」來自嘲一番,他笑言:「純粹有少少自嘲成分囉,同埋都幾得意嘅,比較大個先識我,可能做緊區議會已經係好多嘢講嗰陣識呢,佢哋未必會知『乜你咁毒架?』咁我特登寫出嚟,咪笑吓自己,係呀我係毒架,見到巴士會影架!順便笑吓自己年少嗰陣真係會咁癲架,我又未會傻到擺個雪糕筒阻人嘅,但係追住部車跑成公里,為咗影張相都會嘅。」
「我本身份人就有少少毒毒哋,比較內斂,但係巴士迷呢個興趣調返轉幫到自己,會識到其他巴士迷朋友,唔同巴士迷可能又有啲其他興趣,慢慢令到我個社交圈子擴展咗,所以唔一定做巴膠就係毒嘅,做完巴膠令到自己唔毒都會嘅。」
這名「巴膠」也有過很多瘋狂往事,例如在2008年12月7日,來往上水及佐敦匯翔道的九巴70號線,這條經典巴士迷「遊車河」路線最後一日營運,張文龍當時也有在場見證:「最瘋狂係70尾班車,最後嗰晚所有由10歲到20歲識嘅巴士迷全部都係哂度,好似大聚會咁,有啲可能退隱江湖好多年都喺度。因為條線好長途,仲要喺上水山旮旯地方,為咗追齊幾部最後一晚行嘅熱狗,特登計算好呢個站落完之後,駁程咩車,即刻趕去某個位再影,個晚凌晨都可以咁樣繼續追啲車,我自己都佩服自己。」
另一次是2012年5月8日,「熱狗」巴士退役前的最後一日。那天早上碰巧是學校考試,考試後又約了同學吃晚飯慶祝,惟張文龍心想見證「歷史時刻」:「我又好想見證歷史時刻,又係計算好準確啲時間,10點鐘內我一定要跑過去啦!跟住全日就考試,考完試同食晚飯有個空檔,我又特登走入去將軍澳,又出返嚟去食飯,之後又去趕埋尾班車,都係癲癲哋架!」
不過,自「熱狗」巴士退役後已甚少「追車」,張文龍笑言現時已變成「優雅的巴膠」,已沒有以往「追來追去」那樣瘋狂。
好好記住
2019年區議會選舉,張文龍以政治素人身份,組成「葵青傳承」參選,最終以3,711票成功擊敗民建聯羅競成,當選葵青區區議員(長安),其後更出任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在此之前,這名政治素人曾在前東區民主派區議員古桂耀做過兩年議員助理,後來選擇出選屬於自己的選區,說是想「自己社區自己救」。

張文龍指對於長安邨平台有深刻的記憶,當年在平台拍攝競選宣傳照片。他憶述拍攝當年,這個平台公園有一個火車頭,如今已經不見了。

在葵聯邨公園,張文龍介紹以前葵盛東邨十二座拆卸後留下的部份。
他的政治啟蒙,也與巴士有關。九十年代,正值中英談判,主權移交前夕,張文龍說他小時侯已愛看新聞,留意政治人物和國際局勢。1992年8月6日,前港督彭定康到訪九巴沙田車廠,張文龍從新聞上看見前港督彭定康到巴士車廠參觀,印象深刻的是彭定康駕駛著一部特別型號巴士「丹尼士巨龍」,那時覺得「呢個人幾型喎!」:「細個嗰陣有次彭定康參觀巴士車廠,咁佢就揸住部巴士,細個就覺得:哇!原來做港督可以咁型!點解佢可以揸到嗰部咁特別嘅車架?所以印象好深刻。」這是他的政治啟蒙,誰料到長大後當選區議員。

談到政治啓蒙,張文龍憶述自己對於政治啓蒙或許亦與巴士有關。他回憶當年在電視看見彭定康駕駛丹尼士巨龍巴士,覺得原來政治人物可以「玩埋一份」,就慢慢開始有留意政治人物
2021年7月,宣布辭任區議員。回想起來,他說那時是不情願地辭任,仍有很多想做的事無法達成,而當時他研判實際上沒有辭任的必要性,惟身邊的人已紛紛離開,留下來變相已不太重要:「所有同事都走哂,辦事處同事又走,議會合作好嘅同事又走,嗰陣都會覺得自己好孤立無援,亦都覺得留喺到有啲雞肋。」
「21年有個諗法係好深刻,一定要好好記住19年到21年,呢段表現過大家自己社區可以自己救嘅記憶,留住係心入面,去到有咁嘅空間嘅時候,我相信啲人都仲會好想自己處理到自己社區事務。」

張文龍對於長安巴士總站特別有感情,除了以前曾經在這裏拍攝競選宣傳品,亦是當年區議員辦事處門外每日看着的風景。
巴士是人生夥伴 串連人生種種事
辭任後,目睹香港經濟衰退,曾考慮移民外地,那時張文龍才三十出頭,心裏想着正值「人生黃金十年」,「其實我依家呢個歲數真係人生黃金十年,有好多如果依家唔試就真係唔洗試,但喺香港依家咁嘅階段,又真係無機會試,可能真係移民先有機會試。」但是,移去那裏?答案是英國,原因當然也離不開巴士,他搞笑地道:「有雙層巴士嘛!真嘅原因嚟嘅!可以興趣繼續喺嗰度發展嘛!」

去年去英國探朋友時參加當地最大型巴士聚會Showbus (受訪者提供)
不過,這次他沒有選擇離開,留下來這幾年做過不同工作,努力做他口中的「旅港港僑」:「做咗幾年嘢嗰個感受係,其實依家喺香港就好似在地移民咁,因為我真係要重新適應社會,好多朋友唔見咗,可能入咗去、出咗去,成個朋友班子都已經換哂,其實同我移咗民無分別,只係我唔洗搞簽證或者講嘅嘢小啲,咁我即管留喺度,感受下我屋企地址無變,但我個生活方式唔同咗,嗰種類似移民感覺係點。」

訪問當日,張文龍回到位於長安巴士站旁的安清樓舊議員辦事處,現已轉手成葵青區議會委任議員王聰穎的議員辦事處,張笑言:「唔知係咪特登呢?」
正所謂「三歲定八十」,三歲起做巴士迷,往後人生種種事與巴士息息相關。張文龍形容,巴士是一個有趣的人生夥伴,串連他整個人生中不同人與事:「無咗呢個工具,咁我認識唔到咁多地方,亦都認識唔到咁多朋友,甚至乎依家可能工作,無論係好實際揸巴士或者設計,某程度都係因為呢樣嘢引起,所以其實佢串連咗我人生好多嘅嘢。」談到未來,張文龍說仍想在香港繼續「好好生活」:「繼續喺香港識唔同人,識唔同興趣,自己有玩下唱歌、舞台劇呢啲藝術表演,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喺唔同崗位代表香港,同人去切磋下。」
記者:羅仲勤
攝影:范雅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