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大埔在剛過去的周四作客越南河內出戰亞冠二分組賽,前屯門區議員黃丹晴在卸任後,重返社工崗位,在工餘時間成為YouTuber 𣈱遊世界。繼今年3月隨港足到新加坡,及7月到韓國後,黃丹晴再次特地請假跟隨「綠戰士」遠征。本身是港足球迷的黃丹晴相信,曾遠征的香港球迷都會明白箇中意義:「要珍惜呢個意義,你永遠都唔知幾時會無咗。法律裡面多頁紙就會無咗,要喺呢個時代生活,都需要讀多啲法律。」

《獨媒》記者 越南河內直擊

訪問在大埔球員與球迷見面會後進行,黃丹晴早前在旋轉拍賣網購入大埔的外套,在見面會上不約而同與球員同款。

去年錯過卡塔爾亞洲盃 今年兩度跟港足到外地

本身是英超球會阿仙奴球迷的黃丹晴,已去過酋長球場看「兵工廠」,平時都會入場看港足主場賽事。今年3月首次跟隨港足到新加坡,原來是因為去年選擇去台灣觀選,而錯過了港足出戰卡塔爾亞洲盃,這令黃丹晴決定要去外地「睇香港」彌補遺憾。

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盃外圍賽中,黃丹晴與球迷一起飲酒,一起操入球場,「球迷就係要咁」。他當時有感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幾靚」,今年6月到啟德主場館看過港足對印度後,「對比返啟德好得多」:「香港終於有自豪嘅嘢,又有冷氣!」如是者,黃丹晴把握跟隨港足出征的機會,7月曾到韓國看東亞足球錦標賽:「不過條片無剪到,亦唔需要剪,好多人出咗啦。」

初嚐隨香港球會遠征 「大家都為香港努力緊」

談到跟隨港隊或香港球會到外地比賽的意義,黃丹晴相信曾遠征的香港球迷都會明白:「要珍惜呢個意義,你永遠都唔知幾時會無咗。法律裡面多頁紙就會無咗,要喺呢個時代生活,都需要讀多啲法律。」

今次來到河內,黃丹晴初嚐跟隨香港球會到外地比賽的滋味:「佢都係香港球隊嚟㗎嘛,為緊香港球隊積分系數努力,真係為香港努力㗎嘛。」

九十後的黃丹晴是註冊社工,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當選屯門區議員,獲推舉出任區議會副主席。黃丹晴在區議員宣誓過關,完成4年任期。香港亦從新冠疫情,中央落實愛國者治港、「完善」選舉制度,到今日邁向由治及興。

在區議會任期完結後,有前民主派區議員曾選擇留在社區,自負盈虧繼續服務街坊。黃丹晴不是沒有想過自資繼續落區,但認為總有「燒完」的一日,「因為你無咗個身位就係無咗」。


資料圖片

重投社工崗位 黃丹晴:最愛的工作已經做完

即使議員之路已盡,黃丹晴對山景邨街坊還是有感情,所以保留了工作電話號碼:「你有咩就WhatsApp 我啦,我答到就答,但你要出嚟填表就真係sorry 了,交返俾受政府人工嘅區議員,同龐大資源嘅關愛隊,無謂斷人米路啦。」

有本身同是註冊社工的前民主派區議員,離任後一直未能覓得社工的職位。黃丹晴成功重操故業,現為從事社區發展的社工,他自言是相對幸運的一群:「既然有個身位就好好生活,周圍有咩幫到就幫。」

重返社工崗位,黃丹晴依然享受協助服務使用者,「只可以講最愛嘅工作已經做完」:「與其懷緬過去風光,你都返唔到轉頭,不如嘗試尋找當中嘅樂趣,等自己生活過得好啲。」


資料圖片

變身YouTuber 因最愛坐飛機 商務艙坐上癮

在擔任區議員的最後一年,黃丹晴兼讀工商管理的銜接學士學位,周日有空便在YouTube 觀看飛機片」,因為最愛坐飛機:「越睇越覺得好正,我都想去搭喎!」在卸任前夕,黃丹晴決定一口氣使用多年儲下的亞洲萬里通里數,首次乘坐商務艙到英國及加拿大:「感覺好正,十幾個鐘可以伸正隻腳!」這亦令黃丹晴坐商務艙「坐上癮」,除了坐飛機,亦開始「拍飛機」。

不過,該次旅程最終未有出片。黃丹晴及後拍攝了多條「末代區佬記錄」作練習,首條「飛機片」是去年到台灣觀選乘坐香港航空的商務艙。

自言多年工作只為他人及社會 離任後始為自己打算

在離任區議員後,黃丹晴除了失業,還遭遇失戀,不少朋友相繼離開香港,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在細想之下,黃丹晴覺得要為自己打算一下,遂「瘋狂去旅行」:「嗯,做咗三十幾年人,一路做嘅工都係為其他人,為社會。一路都係為人哋,無為過自己。」

移民成為港人近年的課題,身邊總有親友到外地展開新生活。黃丹晴亦不例外,他去冰島旅行時,在社交網站發出限時動態,竟獲已移居當地的朋友問好,更相約重聚,這令他對「旅行」有新的想法:「我有個小學同學老公係多明尼加人,第日會唔會去多明尼加搵佢呢?」

在初期「瘋狂去旅行」的時候,黃丹晴都會選乘商務艙,慢慢才變得隨心:「唔再話要坐同拍Business,我去邊度就順便拍埋。我就係鍾意坐飛機,同巴膠一樣道理。」他笑言,對飛機延誤的厭惡較其他人少,亦不介意別人喚自己做「飛機膠」。

接耳機廣告感獲肯定 廉航片成收視保證

做YouTuber 拍片,無可避免要適應網絡生態,更要努力尋求不同題材。數年下來,頻道最多人收看的一條影片是比較快運航空及大灣區航空。另外,黃丹晴曾花了很多時間,尋找葡萄牙航空航班的「一人王座」,收視卻未如理想:「有少少失望,但無咩嘅,唔係香港起飛嘅機係少人睇啲,外國相對獵奇啲睇唔同嘅嘢。」他笑言商務艙的影片不太多人看,廉航反而是收視保證。

除了網絡生態,廣告是另一個課題,黃丹晴認為不但是對認真拍片的肯定,更可開拓不同題材,他最鼓舞是收到一個耳機廣告:「收到廣告真係好開心,仲要耳機喎,我以前玩音樂㗎嘛。」

該頻道亦記錄了黃丹晴的成長,從社工、說唱歌手到區議員。黃丹晴坦言不強求是否能達到10萬訂閱,但認為像接到廣告般,「係一件事嚟嘅」。他現時希望先達到1萬訂閱:「其實唔係唔得,只係有時自己懶,工作上有新工作,無辦法要工作為先,無錢點搭飛機呢?」

「我希望我出去介紹自己嘅時候,唔再係前區議員,唔係社工,我係一個YouTuber,呢個係對自己嘅身份認同。」


資料圖片

低谷借酒消愁 黃丹晴:留低是為了等大家回來

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屯門社區網絡6名成員參選,5人當選,組織在2021年10月即新界西區議員宣誓前夕解散,成員命運迥異。張可森、羅焯勇相繼入獄,潘智鍵、曾振興及王德源已移居外地,黃丹晴成為留下來的人。

在初選47人案,黃丹晴坦言帶著自責的心情走完區議員之路,在低谷中借酒消愁。經過沉澱後,黃丹晴認為「仍然是要生活」:「帶住情緒都無意思,既然你喺出面,做啲有意義、有用嘅嘢,唔係同喺入面有咩分別?」

「如果我要走就一早走咗,宣誓咗就決定留喺度。我留低係要等大家回來。幻想有一日大家都返嚟,可能暫時未見到,但唔可以唔相信。如果所有人離開晒喺香港,係咪仲係我哋認知嘅香港呢。」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