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圖片

【獨媒報導】強度最高達颱風級別的麥德姆,天文台需於周末懸掛三號強風信號,是今年第12次需懸掛風球,打破1946年以來的紀錄。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呂旭昇在港台節目指,平均而言本港一年懸掛風球約5至6次,今年比正常多一倍。他又提到,過去10年中有5年在11及12月,有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有利因素包括海水溫度較高及副熱帶高壓脊向西伸展仍然存在,料風季仍未結束。

天文台:麥德姆烈風區擦身而過

天文台昨日發表網誌,總結麥德姆靠近本港的情況。網誌提到,麥德姆於本港周日凌晨(10月5日)於本港西南面約330公里掠過,當時其東北面烈風區半徑約280公里,未覆蓋本港,香港主要受其強風區影響。

20251005_Matmo_Fig2_resized
天文台圖片

此外,麥德姆的外圍雨帶亦間中橫過香港,帶來猛烈陣風,離岸及高地曾達烈風程度,其中昂坪曾錄得暴風。天文台稱「幸好」麥德姆的烈風區與香港擦身而過,烈風未持續影響本港普遍地區。

20251005_Matmo_Fig4_resized
天文台圖片

天文台在上一篇網誌《破紀錄的2025年風季》,解釋了今年懸掛風球次數破紀錄的原因,包括今年6至9月西太平洋海面溫度較正常偏高,暖水區面積亦較大,促進積雲對流發展;副熱帶高壓脊較多時間呈現偏西伸展的態勢,減少熱帶氣旋轉向偏北路徑的機會。此外,副熱帶高壓脊南側的東風,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形成有利通道,引導熱帶氣旋進入南海北部。

fig2_ssta_TC_record_breaking_20251003
天文台圖片

fig3_500Z_TC_record_breaking_20251003
天文台圖片

今年兩次懸掛十號風球,是1964年以來的首次。除此之外,本港今年10月份已有3日屬酷熱天氣,平了1884年以來10月份的紀錄,料未來幾日有機會刷新紀錄。

2025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