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橋咀島在十一黄金周首日幾乎「淪陷」,綠色和平於西貢橋咀島地質公園視察,發現單日超過4,000人登島,更有遊客任意踐踏珊瑚、捕捉海膽海星等生物,又在島上違法生火煮食和露營。漁護署副署長黎存志今早在電台節目稱周六(10月4日)派員巡查,發現食環外判工已清理好垃圾,沙灘「基本上回復潔淨」,亦「見唔到特別情況」,他稱市民和遊客很合作,過往幾日沒有票控,漁護署另會派員潛水觀察珊瑚有否受到破壞。他稱,珊瑚區與橋咀洲沙灘距離遠,相信遊客行為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黎存志又指香港人「好幸福」,較易看到海邊和海洋生物,「但對平時少見海洋嘅朋友嚟講」,看到海洋或會「好雀躍好興奮」,甚至做出不當行為,署方日後會多做呼籲,例如提醒海膽會「吉手」盡量不要摸,亦不要將海洋生物拿出水面。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綠色和平圖片

漁護10.4始登島了解10.1慘況 副署長:不敢怠慢

黎存志今早在兩個電台節目表示被問到在十一前有否針對橋咀進行人流評估,黎均沒有正面回應,稱當日人數的確比一般多,平日周末最多只有千幾人,以往的秋冬季「都無咁多人玩水」。署方在10月3日看到有關橋咀的報道後亦「不敢怠慢」,翌日派員去島上「睇睇情況」。結果是登島後,發現食環營辦商的前線人員已經將垃圾清理得「好乾淨」,署方人員「見唔到特別情況」,並向當日登島的遊客派發單張,不過當日人數不多。

主持人問到從照片可見,遊客有亂拋垃圾的情況,署方人員的觀察到底為何?黎存志稱署方見到垃圾已「紮好咗」,前線清理垃圾的工作亦「七七八八」,沙灘「基本上回復潔淨」。至於十一當日的情況是否不理想,黎存志稱有遊客將垃圾「分好一袋袋」放在垃圾收集點待清潔工清理,不過因為人流多,垃圾量亦有增加,他稱情況「相對可以接受」,今次會吸取經驗,與部門聯絡盡快清理垃圾。

強調沙灘乾淨 珊瑚區距離遠「無大影響」

他又指署方會派員去珊瑚區潛水監測「睇睇有無變化」,他強調珊瑚區位處在石灘,與沙灘「有段距離」,相信遊客行為對該區不會有「好大影響」,不過亦會派員下水以「釋除疑慮」。直至黃金周在10月8日完結前,他指署方都會與海事處合作巡查,檢視有無違法行為出現,不過過往幾日因為市民和遊客均「好合作」,沒有執法數字。他補充,以往漁護署人員主要在橋咀山上的郊野公園巡查,呼籲行山人士將垃圾帶走,「唔覺好多違規行為」,因此過往的票控數字也不多。

至於將來會否限制登島人數,黎表示對所有建議持開放態度,日後會多進行網上巡查「留意下情報」,希望透過內地志願團體呼籲「浮潛守則」,例如應與珊瑚保持距離,不熟水性的人應穿著浮衣,免得站在珊瑚上休息。他又指香港人「好幸福」,較易看到海邊和海洋生物,「但對平時少見海洋嘅朋友嚟講」,看到海洋或會「好雀躍好興奮」,甚至做出不當做行為,署方日後會多做呼籲,例如提醒海膽會「吉手」盡量不要摸,亦不要將海洋生物拿出水面,即使欣賞完貝殼亦要放回水中。他指政府會利用秋冬季的「空檔期」多做準備功夫宣傳。

綠色和平的項目主任夏淳權就指,當日在碼頭逐個統計登島的人數,並非用推演方法計算,今次事件反映過度旅遊問題,他批評政府在推動「生態旅遊」的同時卻欠缺政策,今次國慶假期的事件是可以預視的惡果。他又表示,當日除了踐踏珊瑚和捕捉海洋生物的行為外,還有遊客將魚肉腸餵給海洋生物,對脆弱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他建議政府應就不同郊野和海島進行承載力研究,若發現該處生態敏感,就不應允許破壞生態的康樂活動。他認為政府單靠派傳單宣傳並不足夠,最重要是透過科學和數據,做好遊客管理。


綠色和平的項目主任夏淳權(綠色和平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