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下月上映 監製盼更多人知「香港真係有動畫」

(獨媒報導)下月正式上映港產長篇動畫《世外》周日舉行優先場,放映結束後獲全場鼓掌。編劇兼監製楊寶文和美術總監張小踏在映後現身分享創作經過,張小踏坦言團隊對自己有很高要求,「冇一個shot我覺得唔滿意」;楊寶文則說香港不似日本,有成熟的動畫產業鏈,要靠畫師靈活變通、「做多少少」來完成《世外》,希望觀眾看畢電影後多與身邊人分享感想:「俾多啲人知道,香港真係有動畫㗎!」
《世外》改編自日本作家西條奈加創作的小說《千年鬼》,講述人類死後、轉世之前,靈魂會進入名為「世外」的空間,需放下今世執念才能輪迴轉世,而靈魂引導者「小鬼」就負責協助他們。電影製作歷時7年,在國際影壇上成績不俗,包括入圍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金馬影展、蘇黎世電影節等多個電影節,並獲美國著名發行商GKIDS購入北美發行權。
花一年做前期美術製作 讚畫師厲害「冇一個shot唔滿意」
談到為何創作這個故事,楊寶文說因為世界有很多仇恨和憤怒,自己解決不到,唯有寫出來令自己明白如何放下。她笑言希望令觀眾明白:「如果今世不放下,下世都會跟住你。」張小踏就透露,單是前期美術製作包括角色設計、構思電影背景等工作,已花了約一年時間:「我冇見過『世外』,例如會呼吸嘅樹,或者好多想像唔到嘅嘢,要花好多時間develop先呈現到俾大家睇。」
同時擔任監製的楊寶文亦提到,她的兩個身份之間有不少衝突,例如「監製人格」會很憎編劇寫了這麼多背景,因為很貴:「編劇都後悔嘅,不過冇辦法,已經寫咗同開機。」她提到,「監製人格」與導演之間也有拉扯,因為本來預算是95分鐘,但導演最初剪了一個120分鐘的版本:「多一秒鐘就係多8格(畫面),你哋諗吓多幾多分鐘,就多幾多幅畫、多幾多個步驟,要多幾多budget ?」最終版本刪剪至111分鐘,楊寶文表示滿意,並希望觀眾看畢電影後多與身邊人分享感想:「俾多啲人知道,香港真係有動畫㗎!」
談到不滿意的地方,張小踏直言:「我要坦誠講,冇一個shot我覺得唔滿意。」不過,她說製作上比較困難的一幕是其中一名角色的葬禮:「嗰幕好多人,我負責做角色設計,好似畫極都唔夠,又唔可以(每個角色)一樣樣。」她笑言,完成該幕時覺得畫師很厲害,但動畫導演仍覺得不夠靚:「吓,咁靚都叫唔夠靚?」但亦因為如此,她明白團隊對自己有很高要求:「每一秒佢哋都睇200次,確保嗰吓motion好靚。」
香港無動畫產業鏈 靠畫師靈活變通「做多少少」
有觀眾提到,在香港製作動畫的人很少,團隊在創作過程中是否常感到孤獨?張小踏聞言不斷點頭,楊寶文則說,香港與「動畫大國」日本的情況十分不同,因後者的動畫行業發展成熟,有非常多中層或中高層畫師,因此製作系統嚴密,一格動畫可能經過十多個部門審閱檢視;而《世外》的畫師完成其工作後,就會直接交給動畫導演和導演檢查:我哋有好多好好嘅動畫師,香港啲動畫師真係好叻,好artistic 又得,好commercial 都得。但我哋無產業鏈,(畫師)無辦法知自己要做到邊個部分,呢7年我哋就係去摸索呢樣嘢出嚟,which is 係香港人先做到嘅嘢,就係flexible。『你做多少少啦,導演搞唔掂啦,你識㗎啦!』類似咁樣嘅形式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