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水】許正宇:紀律調查十多名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 「唔好理佢究竟退休未退休」

【獨媒報導】政府購買內地冒牌樽裝飲用水事件後,政府展開「三重行動」調查及審視制度。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日(10月20日)公布最新進展,指將對十多名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展開紀律調查,牽涉前線和中高層,被問到是否包括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物流署長陳嘉信,他就指「唔好理佢究竟退休未退休」,目標年底完成調查及重新招標。
政府同時公布先行措施,包括修訂招標條款,賦權政府發現虛假陳述時即時終止合約。物流署已發出內部指引防範欺詐,涉事的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合約,目標今年年底重新招標。許正宇強調,要培養「主人翁思維」,「重塑工作文化,會令我哋同事為政府進行採購嘅時候,好似幫自己買嘢一樣謹慎。」
批相關人員洞察力不足 屢提建立主人翁思維
政府今年6月批出合約予鑫鼎鑫,其後發現為冒牌水。政府8月中就事件展開三重行動,包括邀請審計署就今次採購樽裝飲用水的招標過程進行審查;由財庫局局長牽頭多部門成立專責小組,共同審視現有政府採購機制,當時預計可在三個月後就初步建議提交報告,又責成物流署承擔主體責任。
事隔兩個月,政府公開審計署報告,許正宇昨日在政總見記者,稱將就報告提出的人為疏漏展開紀律調查。由於採購涉及物流署及財庫局高層,故邀請未有參與採購的首長級甲一級政務官劉焱,就管理建議書內點出的人為疏漏作紀律調查。他指紀律調查會涉及十多名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
至於是否包括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陳嘉信?許正宇表示調查對象涵蓋前線及中高層,「唔好理佢究竟退休未退休,或者係咪在職,相信喺成個調查工作都會包括」。劉焱則稱,調查工作即時開始,希望釐清涉事者責任輕重,目標今年年底完成調查,如發現有違法行為,不會「輕輕放下」。
許正宇表示,今次採購樽裝飲用水事件固然涉及個別公司的懷疑欺詐行為,但同時顯示相關人員在盡職審查和應對潛在欺詐行為方面,其洞察力和警覺性未能配合現今商業社會狀況,與合理期望有明顯落差。許正宇多次強調要建立「主人翁思維」,又指「人員進行採購向來依循規矩,但喺現今社會我哋實在要多一點疑心,多一份小心同更加上心。」
提六措施 修訂招標條款 增工作指引
專責小組提出六項先行措施,包括於今天修訂《招標和合約的標準條款》,加強政府在招標和合約管理方面的權力,規定投標者和承辦商須同意政府可直接向第三方核實所提交資料的真確性,並容許政府在審核標書過程和合約期間進行實地視察等。經修訂的條款亦賦權政府在發現承辦商提交虛假陳述或不真確資料時,可即時終止合約。
物流署今日亦發放內部工作指引,訂明在擬備招標文件、評審投標書及合約管理各個階段「盡職審查」要求,協助防範潛在欺詐行為。此外,署方由10月起已擴大原有內部審計專隊的職能,並重組為「採購及物料管理審核組」,作為第三方審查專隊,加強抽查各部門採購時的盡職審查工作,並適時上報部門首長。
設資料庫識別高風險投標者
許正宇指,為善用不同部門的採購經驗,物流署十月中已設立內部電子資料庫,持續蒐集各部門有關承辦商投標情況和合約表現的資訊,構建整個政府通用的採購資訊網,供採購人員查閱,及早識別高風險投標者。
物流署又聯同警務處和海關在9月舉辦了五場講座,向各部門負責採購和財務工作的人員講解騙案手法和識別技巧,提升他們的防騙意識,亦正安排培訓班,講解新訂立的內部工作指引。
目標年底重新招標
物流署正檢視供應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合約招標要求的細節,今日已在其網頁公布市場研究公告,邀請有興趣的供應商在一個月內提交回應。物流署考慮有關回應後,目標在今年年底為涉事供應樽裝飲用水予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展開招標工作。
物流署今年6月批出5,294萬三年樽裝飲用水合約予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為港島和部分離島的政府辦公室提供由樂百氏(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製造的「鑫樂」品牌樽裝飲用水。惟八月初,樂百氏致函物流署,稱未曾提供或授權任何人提供飲用水予特區政府後,物流署其後終止鑫鼎鑫合約,表示樽裝水合約已支付2268元,不會再付款,並可扣除100萬元按金補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