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虧損逾2.7億 水上樂園錄經營虧損近1.5億

【獨媒報導】海洋公園向立法會提交2024/25年度活動報告及財政報表,計及折舊、財務和其他費用,虧損2億7,470萬元,比去年度的7,160萬擴大。
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方面(EBITDA),海洋公園主園區錄得經營盈餘約1.9億,比上一個財政年度增加14%,水上樂園則錄得經營虧損1億4,830萬元,虧損比上財政年度減少兩成。整體而言,園區收入按年增加9%至逾12.8億,經營成本則只略增約3%至約12.4億。園區EBITDA為4,240萬,較上一年度的1,720萬元經營虧損,增長5,960萬元。
計及財務和其他費用後,則虧損逾2.7億,原因為折舊和撇銷費用達4.14億,主因為本年度減值回撥只有3,420萬,比去年度的逾2.75億大減。
海洋公園的收入當中,有2.8億為政府提供的保育及教育補助,相關補助將於下一個財政年度(2026/27年度)結束。
海洋公園新聞稿指,受惠於整體訪港旅客人次持續上升及大熊貓熱潮,公園連續第四年錄得入場人次,由314萬人次增加10%至346萬,加上收入增長,錄得經營盈餘顯示營運穩步向好。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局主席龐建貽指,六隻大熊貓帶來槓桿效益,為業務增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園方提到,公園的大熊貓主題商品由少於200款激增至逾600款,佔公園紀念品總銷售額約39%,刺激商品銷售收入增長20%至1億7,250萬元。自選付費活動及體驗以及教育活動等園內消費亦按年增長 35%至1億1,060萬元。海洋公園於2025年6月30日的銀行結餘及現金結算按年增加3,710萬元至16億9,800萬元,稱反映財務狀況健康。
入場人次分類方面,本地及非本地訪客總入場人次分別為221萬及125萬,按年上升9%及12%。海外市場升幅最高的三個客源市場為美國(113%)、澳洲(103%)及印度(91%)。
展望未來,海洋公園稱高峰樂園歷險主題園區料於2028年開放,皆時將引入笨豬跳及巨型飛索等全新刺激體驗。此外,公園亦會推出多項新設施,包括今年年底完成的「樹懶與好友」升級工程;預計2026年下半年開放的全新爬行動物館,以及2027年完成的大熊貓展館擴建。
田北辰:料水上樂園虧損持續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對商界而言EBITDA數字比較重要,而海洋公園錄得盈餘。他提到經營虧損主因在水上樂園,形容「「營運都唔掂」,料目前一年虧損約1.5億會持續,當年斥資約40億興建屬錯誤的決定。
此外,由於目前海洋公園有2.8億政府資助,相關資助在2026/27年度結束。如政府不再資助,田北辰料海洋公園將無法生存。記者問到政府財赤下是否應繼續資助,田北辰指海洋公園屬港人情意結,「大家都唔捨得」,盼園區經營持續改善,政府多資助三年、每年數千萬,待新園區落成。
他又以不斷投資的迪士尼樂園作比較,總收入增加達54%,而海洋公園則只有9%,形容前者進取、不停創新,海洋公園則「食老本」,料兩者命運愈行愈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