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满洲清本位主义战士”

今天我就来好好分析分析李治亭

的大脑升级之路,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目前我能找到的李治亭首篇关于清朝的论文是发表于1979年的《社会帝国主义史学的标本——驳米亚斯尼科夫等人的反动观点》:

此时,李大师尚未成为一名清本位主义者,他的思维仍停留在团结人的层面。然而,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换句话说,这时的李大师还算是个正常人:

到了80年代,李大师的大脑开始全面升级,逐渐展现出清本位主义者的本质。他对另一位大师阎崇年的《努尔哈赤传》赞赏有加,发表了一篇题为《打开清前史研究的一把钥匙——评〈努尔哈赤传〉》的文章,高度评价此书:

在这篇文章中,他开始疯狂吹捧努尔哈赤,将其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表示什么玩意儿都敢来碰瓷了

无独有偶,对于另外一位早已定论的大汉奸吴三桂,李治亭又发表了一篇名为《历史的回答——也辨吴三桂的降清问题》的论文:

在文中,他试图为清军入关这一导致中国大倒退的行为进行辩护和洗白:

时间进入到了2001年,这个时候的李大师已接近“神功大成”。**在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之际,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清朝逊国90年祭》**的文章:

说实话,就从这文章的名字来看就知道他是个什么立场了

这可是辛亥革命!你以为李大师会批判清朝吗?不!恰恰相反,**在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的2001年,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清朝进行了全方位的赞美,**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继续狂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狂吹所谓的“康乾盛世”:

狂吹大清那“清廉”的吏治(不知道哪来的face):

和珅表示不是哥们

所谓的“开疆拓土”的功绩:

所谓的大清“文风鼎盛”(文字狱?那是啥?):

最终,他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在伟大的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之际,李治亭大师在一篇题为《清朝逊国90年祭》的文章中,抛出了一个重量级理论——“满洲武德论”

前文已阐明,清朝从一个偏居山区的弱小的少数民族政权,最终发展成为统治全国的“大一统”政权,并且长治久安,在较长的时间,处于世界强国地位。它靠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以往,治史者总是注意或强调清军骑射的优势,**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汉族。**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根本的还是它的精神力量。著名的清史专家戴逸先生为此做出了精辟的理论概括,这就是:**满族勇猛、强悍的尚武精神,民族的凝聚精神,团结包容的精神,学习先进经验的精神,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的精神。总括一句话,就是朝气蓬勃、勇猛进取的精神力量。**历史证明,成就一桩伟大事业,物质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但精神力量更重要。因为人们的精神状态、思想素养将决定对物质力量使用的程度。而入则靠精神力量来支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清入关前,八旗军队论人数、武器装备及财力,皆不如明军,然而,每战几乎必胜,靠的就是精神力量。随着军事的胜利,**努尔哈赤一再大胆迁都,表现出一种前进不已的气势。皇太极突破其父的思想局限,屡次突人长城,纵兵深人中原,是进取精神的延伸。**清朝敢于入关,更敢于同时与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几股强大的军事势力展开争逐,尽为进取精神所驱动。康熙在位61年,开创了盛世的新局面。其子世宗作出评价:“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还是说康熙朝仍保持入关前的那种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经雍正朝,直至乾隆晚期,满族的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减,故其国势充满了活力。**当乾隆晚年,以其成就为满足,为歌舞升平而陶醉时,以“持盈保泰”维持现状,也就失去了进取的精神,清朝就从顶峰上跌落下来。

又过了十年,到了2011年,**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之际,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李大师发表了一篇名为《清朝百年衰亡辨析——为清朝逊国百年而作》**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李大师的彻底进化,他已成为一名忠诚的清本位主义战士:

在这篇论文中,李大师抛出了那个被后世所有洋奴团结者及清粉奉为圭臬的论调——“中国不可能自我发展出资本主义”

什么叫主观臆断,什么叫清本位

纵观中国历史,在清以前,曾发生过一次社会转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春秋战国之交,其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制度包括管理体制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历战国200余年,各国竞相改革,加速了社会制度的进一步转型。秦始皇包举宇内,一统天下、废分封、行郡县、中央集权、皇帝专制。以此为标志,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真正完成了划时代的转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以封建的生产方式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特征的社会制度为历代王朝所承袭,至清代,已行经2000余年,其间曾有过多次社会改革,成败不一。但这些改革都是在封建社会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其社会体制与君主制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不能视为社会转型。

这是否可以说,自秦以后,中国再没有发生过社会转型呢?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这后一次转型是从何时开始的?又于何时完成的?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毫无疑问,这一转型是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这一过程又称为近代化。

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近代化转型当始于明代中后期,因清人主中原,“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近代化被迫停顿,使中国落后了一百年。这一说法,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完全推给了清朝。**中国近代化的社会转型始于明中叶的说法,显而易见,不符合历史事实,本属子虚乌有之事,是主观想象,因而是不正确的。**事实是,明中叶以后,至晚明,仅在江南局部地区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些许萌芽,但与社会转型相差甚远,换言之,远未达到社会转型的水平。可以肯定,明代中后期根本不存在社会转型的问题。

真正称得上社会转型亦即近代化,绝不始于明,恰恰是始于清代,具体说,约当晚清--19世纪 60 年代。

2011年之后,李大师再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突破,虽然他的每篇论文都堪称奇葩典范。作为一名82岁的老人,他至今仍在不断发表新论文,只能用“学而不厌,毁人不倦”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