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美荷樓的半日遊
遊記: 美荷樓的半日遊

那天陽光正好,(老熊)安排了走進(深水埗)區,提議來一趟懷舊之行,目的地是(石硤尾的美荷樓生活館)。我(豆糧),當然喜歡。
(美荷樓)對於我來說不是一個熟悉的地方,小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從沒踏足過。我家住在(牛頭角),但那個年代香港的小市民,大家居住的環境差不多,間格差不多,擺設差不多,生活用品的牌子都差不多。

一踏入(美荷樓生活館),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館內重現了當年的居住環境,狹小的房間、共用的廚房、簡陋的傢俱。駱駝牌水壺、紅A牌塑膠盆、公雞飯碗、火水爐、碌架床、尼龍床、木接櫈、糴米、超大銀鐵圓桌墊(過時過節不能缺少它)。這裡每一處都散發著濃濃的懷舊味。(幸好沒有霉味和罨味...嘻嘻!)雖然當時我和老熊還未認識,但上述的我們兒時都肯定接觸過了。


雖然我對它陌生,但相信有不少人對(美荷樓)充滿回憶的,這裡昔日是為了安置石硤尾寮屋區大火災民而興建的,見證了香港基層市民的生活點滴。(於1954年至1963年間興建,共有29座樓高6至7層的徙置大廈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
館內的主題展覽「歲月留情」,以口述歷史和展品,生動地描繪了五六十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也充滿著七十年代的影子。那些舊式玩具、懷舊海報、還有充滿年代感的日用品,都讓我們倍感親切。看著這些熟悉的物件;粥檔、麵檔、涼茶舖;劍仔、棋子、公仔紙;飛機、紙鷂、踢毽子,每件擺設都顯得用心,我們彷彿回到了童年時光,無憂無慮地在街頭巷尾玩耍。


老熊這提議真好!美荷樓不僅讓我們重溫了舊時光,也讓我了解香港政府在保育歷史方面留下了足跡,雖然重建後的環境與記憶中的有些出入,但那份留住回憶的心意,倒是看得見的。


美荷樓的每一磚一瓦,都像從我們記憶裡複印出來的,重建的空間雖乾淨、光亮,但那種(一家五口擠一房)的氣氛,讓人回憶、回味、感動和感觸,一瞬間,幾十年就過去。走著走著,整棟(美荷樓生活館)都看完了。本來,我們想在這裏的覓食,發現了一間餐廳,走進去,看看環境頗時尚,再看價錢頗昂貴,與這個貧窮年代的生活館格格不入,最後我們去了附近的平民酒樓,點心都非常好吃,我順便掏出了早排在旺角信和中心買來的懷舊漫畫,特意享受一下。


網站資訊:



石硤尾邨憶舊樓,
歲月留情上心頭。
寮屋烽煙成歷史,
基層奮鬥寫春秋。
黑白照片牽往事,
光影展覽寄情柔。
港府誠意添新貌,
香江精神世代留。
寫作日期:2025年8月20日
完結時間 : 14:54pm
文. 東加豆
攝. 豆糧/老熊
圖. 人工智豆
我除了寫隨筆,也寫微故事,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關於我:tonkabean.me/
故事選集